菖蒲
宋代:张九成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
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
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
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
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






























































关于菖蒲:
昌阳(《本经》)、尧韭(普)、水剑草。
时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又《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 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
《典术》云∶尧时天降精 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集解】《别录》曰∶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 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上洛郡属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节为好。在下湿地, 大根者名昌阳,不堪服食。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四月、五月亦作小厘花也。东间溪 泽又有名溪荪者,根形气色极似石上菖蒲,而叶正如蒲,无脊。俗人多呼此为石上菖蒲者, 谬矣。此止主咳逆,断蚤虱,不入服食用。诗咏多云兰荪,正谓此也。
大明曰∶菖蒲,石涧所生坚小,一寸九节者上。出宣州。二月、八月采。 颂曰∶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 剑。无花实。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旁引三、四根,旁根节 尤密,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 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黔蜀蛮人常将随行,以治卒患心痛。其生蛮谷中者 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后辛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皆医方所用石菖蒲也。又有 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不堪入药。今药肆所货,多以二种相杂,尤难辨也。 承曰∶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络石,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 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二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 近方多用石菖蒲,必此类也。其池泽所生,肥大节疏粗慢,恐不可入药。唯可作果盘,气味 不烈而和淡尔。
时珍曰∶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 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 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 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矣。服食入药须用二 种石菖蒲,余皆不堪。此草新旧相代,四时常青。
《罗浮山记》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节。 《抱朴子》言∶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尤善。苏颂言∶无花实。然今菖蒲,二、三月间抽茎 开细黄花成穗,而昔人言菖蒲难得见花,非无花也。应劭《风俗通》云∶菖蒲放花,人得食 之长年。是矣。

清 得于心。供 依于器。文人案台清供之物众多,唯菖蒲可谓。
农历四月十四,菖蒲生辰。菖蒲是少有的被世人赐予生日的案台之物。
“花有四雅,兰花淡雅,菊花高雅,水仙素雅,菖蒲清雅。”
四雅当中,唯菖蒲能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故被骚人墨客誉为“天下第一雅”。
野生菖蒲多生于溪流之畔,与乱石共生,当得寒苦,安于淡泊。后被文人墨客移至案台茶座之上,古时文人大多清平,那几抹翠绿便是朽木寒窗间最鲜活的颜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