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看小,当社会变革发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多少影响呢?他们认识中的变革仅仅是打土豪、分田地,对于变革真正的意义知之甚少,又或者说,在他们的思想里,变革的意义无足轻重。
1. 从历史大事看人性的迂腐
把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后,有些人剪去了代表清王朝旧制度、旧思想的辫子,民主和自由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但在1917年,一直迫害革命党人、搜刮民脂民膏的张勋把12岁的溥仪重新扶上了皇位。他昭告众人:“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帝复位,万民才能得救……”
消息一出,那些剪掉辫子的人开始心慌了,耳边听到的尽是“没有辫子,该当何罪?”的声音。张勋复辟仅仅12天就结束了,鲁迅并没有直接写张勋复辟的经过和结果,他把笔锋投向了跟复辟关系不大的一个小乡村,通过描述人们的言行,交待了复辟的经过和结果。
故事《风波》的主人公是七斤,他为什么叫七斤呢?这个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重量,用斤数当小名。七斤出生的时候七斤重,所以就有了“七斤”这个小名。七斤靠帮人撑船维持生计,接触到的消息比较多。一天他回到村里,跟众人说:“皇帝坐上了龙庭。”在众人惊愕的同时,他叹了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七斤嫂问:“皇帝要辫子吗?”“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七斤嫂看着七斤的光头,心里突突地发跳。“还是赶快吃你的饭吧,哭丧着脸,辫子就会长出来么?”他们村里有个赵七爷,是方圆三十里以内唯一的学问家,但他是个伪学问家,所谓的学问都是装出来的。自辛亥革命以后,他就把自己的辫子盘起来了,像个道士一样。赵七爷穿着长衫走了过来,他穿长衫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有值得庆祝的事,还有一种情况是他的仇家有祸事了。看到他的人都恭敬地说道:“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他径直走到七斤家门前说:“都听到风声了吗?七斤,你的辫子呢?这可是要紧的事。”
七斤和他的家人都没有读过书,不是很懂这其中的奥秘,听有学问的赵七爷这么说,觉得事情非常重大,仿佛受了死刑一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了。赵七爷接着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地写着,不管他家里有什么人。”七斤嫂听完,满脸的绝望,指着七斤的鼻子大骂,责怪七斤自作自受,还连累了他们。在其他村民的眼中,七斤变成了犯了皇法的人,大多回避着他。七斤嫂也阴阳怪气地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的某一天,七斤从城里回来,村里人问他:“你在城里可听到什么消息?皇帝坐上了龙庭么?”“他们没有说。”“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读书了,辫子又盘在了头上,也没有穿长衫。”在一言一语中,大家得出了结论,这皇帝应该是坐不上龙庭了,七斤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现在的七斤又恢复了往日的待遇,大家见了,还是笑嘻嘻地打招呼。
鲁迅先生从一个小村庄展开叙事,主人公七斤带来了“皇帝将要坐上龙庭”的消息,预示着一场风波将要来临。故事的高潮是赵七爷,他是个很狡猾的人,当辛亥革命处于优势的时候,他就把辫子盘起来,做出一副拥护革命的样子,当张勋复辟的时候,他就摆出一副学问家的样子,进行恶毒的报复。但归根到底,他不过是一个顽固守旧、不学无术,时刻梦想着复辟的封建者形象。故事中的七斤嫂是个愚昧无知的农妇,当她得知皇帝又要坐上龙庭的时候,寄希望于赵七爷,希望变成无望的时候,开始大骂七斤。说明她没有什么长远的眼光,反而很容易被愚弄。
七斤是一个消息灵通的乡村“人物”,但他知道的都是些传闻,他为没有辫子而发愁,在赵七爷的恐吓下,毫无招架之力,胆小怕事,显露出了旧农村农民的精神弱点。一场风波结束后,一切如常,中国农村依然在封建主义的控制之下,死气沉沉,人们的精神麻木、冷漠、保守,这也暗示了唤醒民众的迫切性。
2.从精神分析看阿Q的个人欲望
七斤仅仅是对革命认知不清,但鲁迅笔下的另一个人物阿Q则是曲解了革命的意义,他妄想用革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想要瓜分地主的财产,填补自己欲望的空洞。
阿Q生活在未庄,他可是个“活宝”,未庄的人常常拿他开玩笑,以欺负他为乐。当阿Q被四五个人打倒在地的时候,在形式上是他败了,但是他会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借此自我安慰。这是他独有的精神胜利法。在幻想中求得胜利,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
在阿Q的世界观里,凡是尼姑,一定与和尚通奸;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是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他觉得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多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所以他对于男女之事历来严厉。一天,他在酒店门口调戏了一个小尼姑,摸了小尼姑的头皮,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的?” 阿Q更加有兴致了,问小尼姑:“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说完觉得自己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只听见小尼姑骂了他一句:“这断子绝孙的阿Q!”
到了晚上,他满脑子都是小尼姑骂他的那句话“断子绝孙的阿Q”,越发觉得飘飘然了,他突然间想到,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女人的。阿Q在未庄是个流浪汉,他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钱财,更不会有老婆,在小尼姑的咒骂声中,阿Q的性意识被唤醒。后来,阿Q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有钱有权有地位,还上演了一番选美人、讨老婆的场景,满足了他的性本能欲望。
当革命党到未庄的时候,一部分人把辫子盘在了头顶,其中就包括阿Q,表明自己对革命的决心,但革命是什么,可能他们不是很了解。在革命过程中,绝大多数民众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少数下层农民因为受到了地主和资本主义的压迫,
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才去参加革命。在那个社会里,阿Q对革命越热情,就越加速他的死亡,他的革命是失败的。故事的最后,阿Q被杀了,他的周边尽是喝彩的人们。
阿Q悲剧的根源是封建阶级的压迫,在压迫下,像阿Q一类的下层人们变得消极,处处不得意,他们错误地总结出造反是没有出路的出路。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阿Q是反对造反的,是不愿意去造反的,但当他看到赵太爷等地主对革命感到恐慌的时候,便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妄想在打地主的革命中分得一杯羹。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是革命意识的觉醒。
3.从喜剧悲剧中看人性的弱小
阿Q并不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似乎还有点让人厌烦,但鲁迅在《阿Q正传》的末尾,还是对阿Q表示了怜惜,这是他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他写道:“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
在《兔和猫》和《鸭的喜剧》这两篇小说中,鲁迅把人道主义更加深化了,他以喜剧的形式来展现悲剧,一个活泼轻松的故事却以凄凉、惨淡收场,把人性的弱小展现出来。
在《兔和猫》中,三太太买了两只兔子,小白兔的可爱常常引来孩子们观望。过了不久,这对白兔开始挖坑刨洞了,为他们即将到来的孩子做准备。但是三太太家还有一只黑猫,猫与兔,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某一天,黑猫吃掉了兔宝宝,这让鲁迅联想到被马车轧死的小狗,葬于鹰爪下的鸽子,都是强与弱的对峙。结局好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常常取得胜利,弱者总是被侵略、被压迫。
在《鸭的喜剧》中,诗人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他觉得十分无聊、寂寞,便托人买了一些蝌蚪,想着有一天它们长大了,可以听交响曲般的蛙鸣声。后来他又买了四只鸭子,可爱的鸭子在游泳的时候吃掉了蝌蚪,爱罗先珂设想中的交响曲般的蛙鸣声就这样破灭了,最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北京。在这个“喜剧”中,蝌蚪丧了命,鸭子失去了主人,爱罗先珂先生也没能满足自己听蛙鸣声的愿望。虽然名为喜剧,但故事却蕴含着悲剧的色彩。
中国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下,有无数的人像小说中的兔子和蝌蚪一样,在无声无息中死去,接着又会有一波新的小兔和蝌蚪长起来,延续同样的命运。鲁迅疼惜那些弱小的、年幼的生命,在他看来,越是弱小的、年幼的生命,就越应该珍惜和爱护。鲁迅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谈到,在中国农村,母亲往往对“不中用”的孩子特别爱护。因为“中用”的孩子强壮而且有力,她是放心的,对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孩子,母亲会花费更多的心思,这是人性的弱者、幼者本位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