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篇的阅读系统之后,这篇进行更新迭代一些内容。
还是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这个维度进行思考。
第一部分,为什么读?
核心还是提升认知。
虽然书籍不是一切,但也几乎是一切。找高人聊天,需要有一定的机会和成本,而书籍的门槛更低,范围更广。
通过读书,才知道原来有 XX,XX 是这么重要,怎么获得 XX,为什么要得到 XX。
阅读就是能这样打开你的认知,让你先意识到某些东西,开个口子,而实践是在有了开始的认知之后,才去行动,通过行动再次去提升认知的。
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就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看待自己、看待问题、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行为层,最终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读,重要的是提升认知。
第二部分,读什么?
从内容类别上的来说,我分为人物传记、历史类书籍、功能型书籍、励志类书籍这几大类别。
人物传记类,给自己提供人生启发和引导。
找你佩服的、找你喜欢的、找你未必喜欢但必须去研究的人,去看到更多人的人生,寻找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参考。
而且不仅读一个人的一本传记,可以读很多本,去吸收对你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思想碎片,结合你自己的思想,就组合成为你自己的灵魂整体。
不仅多读同人的几本,还可以长期跟踪。看他早起开始,然后一直到现在,他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变化。都有哪些人在研究他?这些人又从哪些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启发?这些可以作为长期积累的话题。
另外,还有可以多角度去阅读。读他同时代的人,构成多维度的世界。
历史书籍类。读史,找答案。读史,得教训。读史,知人性。
虽然不会重复发生同样的事情,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所遇到的问题,历史都有答案,即便未必亲身经历的问题,也可以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减少弯路。
功能类书籍。解决你当前问题,解决你所想要提升的能力的,为你提供操作指引。
这个要看具体问题具体情况,进行主题阅读。
这其中需要关注的是经典类书籍,是指出版时间 30 年以上,或者讲述 30 年前的事情。简称“3030”。
这细分类,能解决的问题更系统。因为它经过时间的考验留下来的,而不是像畅销书,解决的是 1-3 年的问题。
励志类书籍。这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提升能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能量不足的时候,那读一读这些没什么不好,让自己的状态变好,就是找这类书的目的,状态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础。
说完内容的类别,再简单聊一聊媒体方式。
文字是一种常见方式,但音频、视频,也是一种阅读类型。
可以看访谈音频、演讲视频等来了解人物传记,也就一个道理。只是媒体方式不同而已。
第三部分,怎么读?
首先是找书。可以通过这几点方式:
- 泛读做筛选
- 听书做筛选
- 逛书店,跳出互联网的个性化推荐、相似推荐,去偶遇不一样的书籍
- 找爱读书的人推荐好书
- 从书评中先浏览筛选
- 从书籍目录、前沿、推荐序中筛选
- 从好书带来好书中筛选,是指一般书籍末尾有参考文献、参考书籍,或者作者在书中或末尾会推荐的一些好书
- 从好书筛选好作者。顺藤摸瓜,通过好书找到作者,去看他更多的书籍或文章内容等。
其次是读书。也分享几点:
- 好书要多读几遍
- 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去用,且努力做出成绩
- 有哪些内容是我用得上的?针对每一条内容,我要怎么做?
- 需要写读书笔记吗?不一定,可以有,但更多的是写“行动清单”
- 碎片化阅读也是阅读,聚沙成塔。刻意训练自己的碎片化阅读能力
- 有整块时间就不要去做碎片化的事情,可以读大部头的书籍
最后是输出,输出你的实践和分享。
从阅读中,找到对你最有价值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就要多实践和多分享。
分享给更多人。分享越多,吸收越多且越牢固,用起来也更轻松。
以上,是关于我的阅读系统的新的思考和补充,可以说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或升级。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