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直是我的一个痛处,初三化学成绩还可以的我到了高中真的是两眼一抹黑,配平方程式,化学反应,电子数我真的一窍不通。大学再次面对熟悉的老朋友,心里感触良多但说不出一语,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太难了。
课难,作业更难。《原子弹秘史》不愧是一本好书,也只有一本足够好的书才能安然的出现在“孔夫子旧书网”这种均价三十的地方,以超过一百元的价格居高不下,成交数为零。网络上的电子版少之又少,很多人对于它的评价是“书很好,但是太多了,扫描不完”。这部分上下册的鸿篇巨制事无巨细地从齐拉如何与原子弹扯上关系,各路物理学家又是如何一步一步为原子弹的创造添砖加瓦,再到大国之间对于原子弹战略的发展的坚持和放弃。总而言之,读完这一本书,虽然不能保证你一定会制作原子弹,但我敢保证你一定是对原子弹的复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接下来,我就来讲一讲我读这本书获得的新认识。
有人说过,原子弹其实就是一颗火热的心。它包含着人类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等领域的尖端技术,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功效也造福了人类接下来的技术发展,更是无数科学家心血的结晶。它永远如同小太阳一样照耀着人们,但又不能靠近。近距离接触它的后果也只有毁灭到一丝不剩,收到不可逆的伤害。
接触到的火热,应该被重新定义。这本书第一次触动我,是在书中关于如何评定科学价值的讨论。我们现在说原子弹如何厉害,如何改变了人的生活,这种方法发现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但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无法对超出人们认知范围很多的事情进行定义的,这也就引发了对于价值评定的讨论。波拉尼说到:“科学意见的权威性本质上是相互的;它建立在科学家之间,而不是科学价值上。”也就是说,能够评定一个领域突出贡献的充分条件就是这个拥有足够多的科学家,大家的经验性意见和研究成果的重叠性才能保证对研究结果的正确判断。书中说到,对于一项新发现的评价只有靠同意领域的其他科学家来进行,但是这种评价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对假说合理性的推断和现象实验性的确认。我们都是人,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世界的真实运转方式。
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其实可以类比到很多方面。比如传播学上的理论——镜中我理论。在传播学中,对于“我”的定义十分多。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自我认识的影响,而自我的认识来自于与他人的互动。相对而言,不就是物理发现的评价来源吗?评判物理学的来源只能通过现代理论研究的互动确定理论的价值,从而规定现在发现的价值。这样一来虽然严谨,但是很大程度是会对现阶段产生的研究成果产生误判,比如现阶段的科研水品不足以做出相应的完全符合理想化条件的实验,所以满目判断这个理论的错误也是现代研究的悲哀之处所在,令人叹息。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点就是大国对于原子弹研究的偏向问题。众所周知,原子弹是二战胜利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落在日本国土上面的两个蘑菇云,我们很难预料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但当时为什么只有美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呢?在书中也有提及和解释。
一方面就是穷啊。一战离美国太远了,啥事情都不可能够得到它,所以安心发展养精蓄锐。二战的时候各个国家打得如火如荼,美国坐收战争财,靠贩卖武器和出动部队扰动世界局势,在战争后期才有那么多的财力进行耗费人力物力的原子弹研究。试问老牌强国英国、苏联,经受了法西斯的入侵和冲击之后还有哪一个国家禁得起这样的财政折腾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就是科技水平。原子弹的关键人物,知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犹太裔,在二战法西斯德国的反犹热潮中被迫背井离乡,辗转多地最终来到了美国的土地上。除了爱因斯坦,还有很多很多的科学家因为种种原因来到美国。在人才引进制度上,美国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适合搞研究的地方。充足的投资方,广阔的建厂地址,国土资源还算丰富,北纬三十度左右的黄金纬线,一切的一切都象是天时地利人和占满的天然的实验室。举例来说,为了发展回旋加速器,洛克菲勒给了劳伦斯115万美元。。。
科学家对于科学研究始终保有着火热的心,研究的偏向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科学家而改变。一个小小的原子弹,就有超过十几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共同努力而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能得到如爱因斯坦、劳伦斯一样的支持,很多人是在漫漫长夜中努力探索仅仅靠着自己的微弱火把,但正是这些微弱的光,最后造出了世界上最亮的“太阳”。
微弱的文科生其实对于原子弹的制作还有接受不能,故而只能谈谈自己对于书籍专业性之外的拙见。我个人觉得,很多书是根本读不懂的,但感受这个书的气场,读懂其中的一部分就是人能做到的最大的对于书的尊重,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把这本书好好读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