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拖延,从早上起床开始,订好的闹钟是7点,闹钟响了告诉自己;没事,还可以再睡五分钟。到了7点05,安慰自己;没事,还早呢.....直到8点,直到火烧眉毛,你终于愿意起床了。
于是,这美好的一天就从拖延开始了。你发现晚起了一个小时让自己的计划被打破,于是急急忙忙安排事务,这一天就在你的着急和懊恼中度过了。你告诫自己第二天不可以这样,但到了第二天你依旧如此。
为什么我们会一直拖延?即使知道这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却依旧一如既往的选择了它呢?
拖延的背后是我们经不起的诱惑,是逃避,是焦虑。
起床拖延的前期无非就是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想象在温暖的被窝中躺着是多么舒服啊,外面的大风与我已是十万八千里。
我们经不起温暖被窝的诱惑,选择了拖延。
起床拖延的中期是逃避。想想你在经历了被窝的诱惑,接下来想的是什么?是不是这一天要完成的工作量,或者很久前就计划应该完成的论文,或者别的需要做的事物。
所以你选择逃避,能拖一天是一天,直到不能再拖下去的时候。
而逃避的本质是焦虑,我们认为这件事对自己有所压力或者不能完成,让我们有了压迫感,我们会觉得焦虑,所以我们想要逃避。
我们都一样,与其面对压力的急迫感,选择拖延更加愉悦。
心理学家说,拖延这种推迟执行任务的行为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来自做出决定或开始,完成一项任务。
当我们选择了拖延的时候,事态就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在一个不充足的时间段里做一件对你来说有所压力的事务,结果不会理想。
古诗文就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把今天的事堆到明天,明天又会有新的事务,直到你忙得焦头烂额,把自己搞得十分焦虑。
当下一次拖延的时候告诉自己,勇敢一点,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很多事情只是万事开头难而已。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