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上了点年纪的原因,妈妈早已迈入养生的大军:早睡早起、吃杂粮、多运动,连手机屏保上都赫然显示着“老娘要运动”五个大字,实际情况是“口号越响,行动越躺。”
除了注意日常的养生之外,妈妈还比较信赖中医及中医相关的艾灸、拔罐、三伏贴等。
今年三伏天,妈妈特意请了一天病假去中医科贴三伏贴,医生先是搭了一会脉,问道:“你哪里不舒服?”妈妈被问住了,思忖了半天:“好像也没有哪里特别不舒服,要不你就写‘脾胃虚弱’吧!”妈妈像胡差事一样给了一个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回答。
接着,就是排队、付钱、回治疗室等待,等待的过程中,妈妈发现几个小朋友,立刻想到了要把乔治也拉来贴一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嘛!于是第二周,趁着妈妈会诊的那天,把乔治一起揪到医院了。
从诊室门口排队开始,乔治就一刻不停歇地奔跑于中医科的各个区域,除了关门进不去的地方之外,被导医“嫌弃”一番、妈妈训斥一顿之后,在座椅上安稳了两分钟,接着继续四处穿梭,终于熬到叫号了,妈妈拎着乔治的耳朵,提溜到医生的面前,让他坐在位子上给医生搭脉,然后伸舌头,诊断结果是轻微鼻炎+脾胃虚弱,出了诊室,妈妈拉着乔治去机器上付钱,边付钱,边吃了摇头丸一般东张西望地找乔治,“乔治,在哪里,快点过来!”妈妈扯着大嗓门,很不优雅地喊着。而乔治呢,则像和妈妈躲猫猫一样,跑一段,看看妈妈,再跑一段,转头再看看妈妈,确保妈妈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也才安心。
付好钱,娘俩来到治疗室,护士阿姨正在给一位小姐姐贴,乔治歪着脑袋在旁边好奇地看着,看到姐姐没有哭,乔治也就放心了,所以轮到他的时候,非常配合,低头、挺胸,拉裤腿,几个关键穴位贴好之后,乔治带着一丝兴奋站在旁边看妈妈贴。
“小朋友半小时之后撕掉,大人两小时之后。”护士阿姨叮嘱道。
从医院到家,也差不多半小时了,所以回家坐了几分钟,妈妈就把乔治叫过来,准备撕三伏贴,四周透明的胶带和皮肤粘得很紧,抠起一个角都有点难度,好不容易抠的的翘起来了,稍微撕一点,乔治就“嗷嗷”直叫,妈妈先是停顿一下,待乔治不注意,猛一用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整块三伏贴瞬间撕了下来,乔治还来得及表达疼痛,就已经结束了,妈妈甚是得意。
接下来的几张,特别是后脖子处有一些汗毛的地方,妈妈已经想象出了给乔治撕扯时的煎熬,幸好刚才的几张已经将妈妈的瞬间撕贴技术练就的炉火纯青,所以乔治倒也没有忍受太多的疼痛。
接来下轮到妈妈了,妈妈算了一下,两小时后,正是妈妈陪姐姐看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时候,于是妈妈提醒姐姐:“十点半的时候,你提醒妈妈去卫生间撕三伏贴,而且是你陪妈妈一起去,因为后背上有的地方够不着。”“好的,姐姐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约了姐姐的好朋友一起看电影,好朋友又迟到了几分钟,所以三个人进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场十分钟了,三人低着头,从入口处猫着腰摸到座位上,姐姐走在最前面,好朋友紧随其后,妈妈在最后面,所以落座的时候,妈妈和姐姐中间隔着一位好朋友。
电影很不错,大家看的很入神。突然,姐姐的手跨越一个座位过来扯了一下妈妈:“去卫生间啦!”妈妈一看时间,十点半了,妈妈都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贴心的姐姐还准确地记着呢,妈妈很欣慰。
于是妈妈拉着姐姐的手,从没捂热的椅子上起身,又猫着腰溜了出去,到了卫生间,姐姐温柔、细心地帮妈妈撕下了所有三伏贴,手法和妈妈对待乔治的粗鲁真是天壤之别,不知道是妈妈皮厚一点,还是姐姐的温柔治愈了那不足挂齿的疼痛,反正妈妈没有感到撕扯的不适。
第一次三伏贴就这么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