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可能是季节(清明节),可能是地点(清明坊),也可能是太平岁月,一片清明。“上河”可能是走到河边逛逛,可能是沿河景况,可能是汴河上游,也可能是初春的节日
2、画卷内的景物、人物有事采取平视,有时略作悬浮俯瞰的角度,甚至在同一个段落内兼用不同的角度来处理。这是中国绘画典型的散点透视,配合得好可以同时间表达不同角度及时序的内容。
3、汴河滚滚而下,昔日原是隋代的运河通济渠,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相传当年柳树新栽,娇媚依依,隋炀帝宠爱有加,兴之所至,御笔亲赐柳树国姓,于是乎就杨柳杨柳地一直叫下来。
4、秦、隋两代虽然都是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却同样令中国地图产生巨大的变化。一道长城,两条河,前者阻隔外侮,后者沟通南北。本来呈“二”字形的两大水系,因运河的开凿而成为“工”字形的联系。当初哀鸿遍野的声音已被时间冲擦掉,剩下的是画中所见的交通往来及经济效益。
5、大排筵席,席属于家具范畴,却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比例。唐末开始流行高足桌椅(初时依然叫作床榻,椅子之名乃始于宋),催生了宋代的厅堂结构,宽敞的厅堂鼓励书法和绘画发展挂轴。以往席地而坐,所行的跪拜之礼,也因“坐起来”而演变成为躬首揖礼。
再下来,从前的“举案齐眉”(独立食案),变成同台共食。中国人用的筷子至今依然保持着“分甘同味”的长度。烹饪技术不但因而变得更灵活多样,瓷器食具亦以放置于高桌,安全系数大升而更迅速地发展。
这些有趣的变化,也许互不相干,却都发生在宋代。
————————————————
以上都是摘抄,觉得今天比较累不想动脑壳,就欣赏一些美好语句吧。
这是一本香港人赵广超先生作的《清明上河图笔记》,大学的时候看到并被惊艳。从来没看过书还能这样写。
啊啊啊啊我困了不写了。
今晚跟老公去吃盘盘香,哈哈哈哈,emmm美味探索之旅应该继续
晚上三国杀,在老公大慈大悲的谦让之下我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开心。
不错不错,这个游戏,适合聪明的我们。
睡觉睡觉(@ ̄ー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