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词元丰六年(1082)四月作于黄州。与歌楼酒榭娱宾遣兴的应歌之作不同,词到了东坡,似诗亦复似文,成了随时记录生活、情绪和志趣的工具。
一次聚会,一次出游,一次遇雨,一次打猎,一次夜归……但凡有所感触,即可寓之于词。夜饮醉归,敲门不应,踱至江边,拄杖而立,以微醺之人,看茫茫江水,听江声,顿生此身非我有的感叹,一首意境幽峭的词作于是诞生了。
上片写夜归,写出更阑人静、江声不息的夜境中块然独处、遗世独立的醉人形象,笔法简练而富表现力。虽是写景与事,却已为下片的抒发感慨造足了气氛。
过片处感情波涛突兀而起,“长恨”句语出《庄子》,但不是在阐述什么玄言哲理,而是在表达真实处境。
“身非吾有”者,作者此时以“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罪人之身幽谪黄州,动静皆须汇报,真的是“身非吾有”;而回顾半生,或陷于政治漩涡,或过着游宦生活,身常不由己,事多与愿违。
两年前刚迁临皋亭的时候便有诗句:“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迁居临皋亭》)这不更是“此身非吾有”吗!
“何时”句仍出《庄子》,截取其“无使汝思虑营营”末二字,用的却是整句的意思,意谓何时才能远离宦海浮沉,何时才能免除暗斗明争,何时才能不让功名利禄缠身,何时才能不再苦心劳神!
面对着夜阑风静、波澜不起的江面,他不由得喊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声!这是对身心自由的渴望和呼唤!
南北宋之交的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记载,东坡作此词的第二天,“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起床)也”。
这就是真正的苏东坡。虽然他至死不得实现挂冠退隐的愿望,他的身心、他的精神始终是自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