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本质: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常考)
一 .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为解决学生负担过重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作者是冷冉。
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产生了系统的体系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二 .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异:
区别 | 素质教育 | 应试教育 |
---|---|---|
教育对象 | 全体学生 | 部分优秀可能升学学生 |
教育目的 | 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 重智育,轻德、体、美、劳、心 |
教学方法 | 提倡和发展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 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的方法,学业负担过重 |
价值取向 |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重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 考试成功 |
评价方式 | 采用发展性评价 | 优胜劣汰,采用筛选性评价 |
基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到得,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记忆)
可概括为:一宗旨,一重点,一目标。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必背,多出于主观题】
- 面向全体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德智体美的共同发展 -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使用启发式教学 -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可概括为:一面三促一着眼
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素质教育的特点:
- 全体性
学校和老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 全面性
德智体美并重 - 基础性
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 - 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 发展性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 合作性
合作性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 - 未来性
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 .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重点掌握】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课程功能 | 课程结构 | 课程内容 | 课程实施 | 课程评价 | 课程管理 |
---|---|---|---|---|---|
三级管理制度 |
三级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 . 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 .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 .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 .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 . 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死记硬背,学生负担过大等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