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之吻-鉴赏小结

作者: 薄荷草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4-02 17:08 被阅读165次

作为一个从小学起美术成绩就长期居低不上的人,作为一个去美术馆博物馆就痛恨自己的浅薄肤浅的人,作为一个艺术鉴赏深度无能患者,我破天荒地开始写一篇名画鉴赏小结,真是阴晴圆缺,人生无常。

正因为艺术素养严重欠缺,所以看到一百天艺术小组,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希望能被环境熏陶,看能不能稍微激发出一点点可能存在的艺术细胞。

废话太多,切入正题。

本周的作业是意大利画家乔托的名作《犹大之吻》。看过组长发的背景材料后,我了解这是一个有名的圣经故事,讲的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30个银币出卖耶稣,尽管耶稣在晚餐时已经点明他知道席上有人叛变,但犹大却加快了投敌的速度,他离席通告敌人实施抓捕,他上前吻耶稣就是给敌人传递的信号。

说来惭愧,我对圣经了解得很少,对于耶稣的故事也知之甚少。对于其中的宗教背景,因为无知,难以说出什么像样的分析。从美术的角度,更难从构图、色彩、比例等方面对作品评论什么。因此只能从我一个普通人,对这幅画里的故事说点什么,对画家的故事说点什么。

犹大为什么会为了30个银币而出卖耶稣,背叛似乎是世间普遍的问题,在利益面前,人性经不住考验。忠诚和背叛的戏码每天在这个世界上轮番上演,从这点看,圣经的故事倒是挺符合世间常态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倒是犹大的表面行为和实质行为之间的天壤之别。犹大献上的是吻,在以往的任何时候,这是友好的吻尊敬的吻,可是在那天晚上却变成了索命之吻。真是莫大的讽刺,什么信号不好,偏要来这么一出,友好之后紧随的是谋杀,瞬间天堂变地狱。

耶稣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非但没有任何行动,还在晚餐时告诉他的门徒们他已经知道了阴谋的存在,这要按现代人的思维不是打草惊蛇吗,他本来可以逃,或者直接指出叛变者何人(既然知道有人叛变,应该知道何人叛变?),但是他非常淡定,甚至在犹大带人包围他以后,在明白了犹大的假意友好后面是残忍的阴谋之后,他的面容仍然非常平和,似乎早有所料。所以,耶稣是在用他的行为向世人展示什么是宽容吗。

画家乔托的生平也很有趣,在野外石头上画画的时候遇见了他的老师,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是他的老师,一个典型的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中国的一位画家,没钱上学,没钱学画画,为了帮家里减负只能去做小工,但是在做工的时候表现出强大的天赋,从此走上艺术之路。这让我感叹,天赋的力量太强大了,挡都挡不住,有土壤就发芽,自带光芒,遇风则长。

以上,是本人的本周小结。胡言乱语,看过则忘。

相关文章

  • 犹大之吻-鉴赏小结

    作为一个从小学起美术成绩就长期居低不上的人,作为一个去美术馆博物馆就痛恨自己的浅薄肤浅的人,作为一个艺术鉴赏深度无...

  • 《犹大之吻》小结

    这第一副作品是“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代表作。起先,我对意大利这一类的画作都不感兴趣,总觉得跟宗教有关毫无生趣...

  • 犹大之吻鉴赏之感

    首先看到这幅画,就会注意到画面中心的耶稣和犹大,可以感受到耶稣的镇定和犹大的紧张不安,正邪的对比很有张力,犹大黄色...

  • 艺术鉴赏小结-《大卫》等三幅

    上周是初入艺术鉴赏之门,对《犹大之吻》进行了纯门外汉式地鉴赏,感谢群主付出许多时间精力,看过大家的作业,并做足功课...

  • 悬疑|《犹大之吻》

    文/阿燃是个胆小鬼 “我以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你爱我,你想要我。”整部电影都是对人性的挑战,而最触动人心的就是这...

  • 犹大之吻赏析

    1.色彩对比强烈,上蓝下褐的重色调背景显得尤为沉重压抑。 2.人物主次分明,将重点放在耶稣和犹大身上。

  • 懂艺术要趁早之《犹大之吻》赏析小结

    上学时学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可惜艺术修养并不够,对着一幅名画说不出什么道道来,所以当初看到有这个活动就毫不犹...

  • 观《犹大之吻》有感

    金色的长袍是那样刺眼,急不可耐拥抱耶稣的犹大,感受到的只是像鹰一样犀利、像水一样清澈的注视。除此之外,没有肢体的回...

  • 艺术|赏析名画《犹大之吻》

    《犹大之吻》是十三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大画家乔托的代表作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 01 作者介绍 乔托·迪...

  • 壁画里的欲望世界

    --画作《犹大之吻》欣赏 作者:〔意大利〕 乔托 (Giotto di Bondone)收藏:帕多瓦的斯克罗威尼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犹大之吻-鉴赏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a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