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流行一种曲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这就是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是典型的传统语言艺术展现,充分展示传统的语言艺术魅力,并且融合了肢体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很强的语言艺术研究价值,也能很好的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稀有的传统语言文化艺术。
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东北二人转保护单位为通辽市科尔沁区戏曲剧团、黑山县文化馆、铁岭文化艺术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绥棱县文化馆、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传是在东北民歌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河北莲花落而形成。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东、南、西、北四大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南路以辽宁营口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载歌载舞;西路以辽宁黑山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讲究板头;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合。
二人转的表演,最初演员均为男性,化妆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表演形式分为单、双、群、戏四类。“单”即单出头,由一人演唱;“双”即二人转,是主要演出形式,由男女演员扮饰一旦一丑,边说边唱,载歌载舞;“群”即群唱群舞,由十余人表演;“戏”是二人转的基础上形成的拉场戏。
二人转的表演艺术讲究“唱、说、做、舞”四功。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体长短句,唱腔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并有耍扇子、耍手绢等技艺。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有三百多个,而以《蓝桥》《西厢》《杨八姐游春》《包公赔情》等影响较大,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宣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为传统文化发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