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乩学初知

乩学初知

作者: 理丠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20:04 被阅读8次

2014年——2018年

整理:理丠

譬夫天地未判,「混沌」①而已;

混沌既鉴,始分「阴阳」②。

轻清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

得阴阳二气之中者为人,三才具而万物生。

故乩圈圆而取象于天,「乩盘」③方而法象于地,中则假手于人。

为备三才,然取于人者非人也,实取其人之祖炁而已。

「祖炁」④乃人身先天本,纯阳之象。

其中妙理,有难以尽言者;其间妙运,似有若无者。

恍恍忽忽,杳杳冥冥。

不到斯境,何能知其中之妙理妙运。

凡人之肢体百骸,有闻有见,竟属后天纯阴之气。

生等学是学者,宜究其本察其源,弃尽纯阴之气,牢固纯阳。

不但由勉而安,由渐而常,且能通乎其灵者。

通灵者,如登极高之境,所见者自然宽广,所近者皆属清高。

诚如此不但精于乩学,而实为儒宗养性之一捷径也。

譬之层楼有九,不至其顶焉能见其风景之前盛。

惟登初层者,易而「郄」⑤难。

难者非难于学,实难于人。

原夫此境,常有「魔魍」⑥倾扰。

魔者非真有其魔,即人心中之魔。

故魔与神,离乎一线之间。

神者非真有其神,即人心中之神,但能「凝神」⑦。

则神因之凭依,而文华出焉。

初学是学,须务返还,而刻刻防魔,魔自消而神自存。

返者返其本色,还者还其源也。

更明祖气,祖气即纯阳,纯阳者先天之本也。

纯阴者,一本之万殊也。

学是学者,辨别先天后天之气,分明阴阳;

炼成「九九」⑧,归于「大极」⑨。

到那时自然而然矣。

①「混沌」:传说中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

②「阴阳」: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则背后、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③「乩盘」:扶乩所用的沙盘。扶乩,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占卜方法。一般是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

④「祖炁」:祖气。“炁”同“气”,能量。元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⑤「郄」:古同“郄”,也作“隙”,孔隙,裂缝。

⑥「魔魍」:魔鬼。

⑦「凝神」:聚精会神。

⑧「九九」:归除、还原。九九归一,比喻转来转去最后又还原,周而复始、归根结底的意思;一种螺旋式前进发展的运动过程,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⑨「大极」: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范畴。太初、原始的含义。

相关文章

  • 乩学初知

    2014年——2018年 整理:理丠 譬夫天地未判,「混沌」①而已; 混沌既鉴,始分「阴阳」②。 轻清上浮者为天,...

  • 乩学初知(诗)

    2014年——2018年 整理:理丠 几处楼台接远浔,淡烟薄雾出禅林。 月交白雪千山玉,风打黄梅满地金。 当户青山...

  • 带善人

    --乩帏(知乎侠龍龘[https://www.zhihu.com/people/wan-shi-bu-gong-9...

  • 初知

    相遇之前就想着这次会不会见到你,果然你也在那里。虽然才是第二次相遇,但是感觉我们已经是相识好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在采...

  • 初知

    大年初二的晚上,没有了初一的热闹,一家人围在炉边闲聊。 爸爸:“闺女,你今年就大学毕业了,研究生的事也确定了,是不...

  • 神婆之假币

    前言:神婆又称巫,分为五类鸾乩、乩童、法师、符法师和尪姨。 1.鸾乩的职业是是请求神明下降,用乩笔在沙盘上写启示警...

  • 小说

    小说 乩帏 我走...

  • 乩犯

    我小的时候,曾听大人们讲到关于乩犯的故事。乡下的人们是不会给〝乩犯〞下定义的,他们往往会讲最近发生了的可能是〝乩犯...

  • 绮怀十六首 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

  • 近来,受蛊销魂。迷于各种奇门遁甲,五行幻术。阴阳八卦,河图洛书都要“研究”一阵方可作罢。 甚至想擅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乩学初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bx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