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个被唐诗宋词浸润的地名。经过古人无数的吟咏,你念到这个名字,便有了难以名状的精神外延。以地名直接入诗,又极富文字音、意美感的,我认为一是长安,一个就是扬州。扬州在入诗而言,能给人最美联想者,能不能算得天下第一?
诗句就不列举了。估计差不多就都想到那么几句。甚或只有一句看家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扬州两字满溢的诗意。
“三伏七月下扬州”。昨晚和家人到了扬州,住进一家私人的民宿小院。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日头毒辣,逼住了我们去大运河博物馆的脚步。于是一家人郑重商定:今天躺平、摆烂!
民宿是一户小院,取名芥子。芥子当然是言其小。但好的名字能让人有联想。“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如果呆坐一方小院,人在草木间,坐院观天,解放心灵。那小里也便包含有大了。
院子着实不大。院子当中种了一棵不知是不是叫罗汉松的松。松下是已经开过的绣球和漫漫的蕨类植物。还有洒金珊瑚等植物环绕着。地上铺了不规则的石头。曲径并不通幽,只通向院两侧的房间。
沿院子两边挖了L型的暗槽养鱼。几条肥大的锦鲤悠游其间。人进出时踩着地板,会把鱼吓得“哗啦”一个翻身。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所以老是被反复吓到。
院子的门头上探出一芽葡萄的藤蔓。抬头望上去,葡萄竟是从院外翻进来的。出门循着枝干找去,根是在隔壁家。枝干有幼儿手臂粗细。这种葡萄是有名的品种,叫:人家的葡萄。自己家里也种,但总长得孱弱。
院里忽然传来悠扬的乐声。原来是挂在松树上的风铃。这风铃的别致在于里面是长短不同金属棍。随着风向不同,撞击位置不同,风铃便发出音高不同的乐音。这可称之为“风之舞”或“风之声”。这也是扬州的风给我们这外来客的馈赠吧。
主人贴心地准备了茶具。这时候可以自在地打个赤膊,燃一炷香,泡一壶茶,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的,彻底地摆烂。
院子里忽明忽暗。一时太阳藏到了云里,院子就暗了;一时太阳冒出头,院子的亮度又一下调到最高。植物的叶子油亮亮地反着日光。风轻轻舞动着叶。远远的蝉声高高低低地叫着夏天。
天色陡地暗下来。远处黑压压的云压过来,轰隆隆传来雷声。一阵快雨落下。起了一阵大风,多音风铃又唱跳起来,奏出天地的声籁。雨点噼里啪啦打着屋檐,打着叶,打着地,打着水面,都是不同的音响,仿佛和风铃合奏着。
一阵雨倏忽就过了。院子落下凉。女儿隔着玻璃用鞋滋着水,戏着鱼。
躺平了一白天。一家人振作起来准备去个园。是的,名字叫:个园。
穿戴停当,准备出门。天上的黑云又压了过来。雨又哗啦啦下起来。比刚才的那场雨更狂。难怪刚才隔壁的大伯放出话来:受台风影响,这两天有大风大雨的哟。
我们上网查了查,台风的名字叫:杜苏芮。史上最强的三个台风之一。
唉,我们的“三伏七月下扬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