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开始学习编程,目的不是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程序员,而是想把儿子引入程序的世界。
我一直相信,想培育怎样的孩子,就需要怎样的家庭养分。我也很相信,在未来的社会,懂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此我找来了讲解C,C++, Python的视频来学习。
我像追剧一样,把这些编程语言的视频看一遍,初步了解这三种语言的基本框架,最后选择了pythond语言作为实操。
下载python,下载pycharm,下载anaconda,然后开始着手写出自己第一个程序:Hello World。
很享受这种感觉,大脑的奖赏回路狠狠地给我回馈了满满的多巴胺。
不过,实操和看视频是不一样。
一行代码多输入一个逗号,或者多输入一个空格,程序都会报错。程序报错不是问题,问题是自己根本看不错多一个逗号,或者是多一个空格符。造成的结果就是一眼懵逼地看着屏幕,然后揪心地尝试各种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排除一个逗号的错误就耗尽2个小时。
这个时候,多渴望身边有个老师。
不禁羡慕起做学生的优势了——不懂可以随时请教,而在成人的世界里,对于小白式的请教,没有人有太多的耐心回答的。
好在艰难险阻是阻碍不了一颗向上的心的。
我把我的体验和儿子分享,截图给他看我的错误,传递我在学习编程时候的快乐与失落。
此时的儿子,就像位暖心的大哥哥一样,安慰我,叫我坚持,不要放弃。
此时此刻,温情的幸福感,像一股暖暖的洪流,直抵心田最深处。
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真的不需要整体对孩子喋喋不休,要求他这个,要求他那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榜样。这个论点,已经被完美证实。我也只不过是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下丰富了一个例证。
在我和儿子分享我的编程体验之后,我感觉儿子比以前细心了一些,对数学的符号也谨慎了一些。
希望接下来能够把儿子引入程序的世界,让他这个神奇的世界里遨游,舒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