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印度的第一印象,浮现在脑子里的就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一排人坐在地上,用清水冲洗手,就有送餐人员提着一个桶,舀起黄色的汤汁直接倒在地上,然后还有人提着饭依次把饭舀在地上。吃饭的人也简单,把饭和汤汁混在一起,直接用手抓着吃。对于中国人的习惯来说,这种吃饭方式真的无法接受。
其二就是印度人对牛的态度,印度牛的地位和待遇的确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牛还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有着高贵的地位,印度人民做出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举动,他们会用牛尿洗脸,洗头,甚至把牛尿当成饮品。还用牛粪当作神药,认为牛粪可以驱邪。这一切在印度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今天要聊的不是印度的生活习惯,而是他们的一个产业,印度医药产业,相信经过下面的分析,大家会改变对印度的一些看法。
网上对印度有着世界药房的称号。这个医药产业从默默无闻到全世界瞩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能成为世界药房,可以说印度政府政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印度人口众多,本地市场潜力大、重视专业技术研发,是成就了印度医药产业成为世界药房的基础。
为什么说印度政府政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印度宪法中规定:药品没有知识产权,不管是哪个国家研发生产的药物,印度都可以仿制,所有的药品都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应该有知识产权。因为印度政府的支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中心,其他的国家根本没办法阻止。
其次,印度政府还同时出台《药品价格控制规则》,坚持食品和医药消费是穷人不可剥夺的最基本权利,所有药品的价格均要通过印度国家药品定价局批准,来确保印度穷人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最后,印度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也很大,近2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对于印度政府来说这也是生命,难道因为没有钱买药就要活活忍受疾病的折磨,眼睁睁看着他们死亡。当然不可以,人民至上,所谓的国际规定、知识产权,同人的生命相比,一切都可以抛弃,这就是印度政府的决策。
也许,在印度的卫生状况很差,生活水平不高,但从医疗药品这方面而言,从人性出发,确实不错。
大家应该有看过《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为了病友到印度去走私药品,最终被抓的故事。
其实,这部电影是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到印度去买药吗?因为那里的药确实便宜,即便是真药,境外的药品还是比中国便宜。中国的药之所以贵,是因为中国的药品税收实在太重。
在我国许多进口药品,特效药成了天价,穷人根本消费不起,只要得了癌症,就意味着这个家庭面临着倾家荡产。
网上曾经播放了两个视频:一个女患者查出癌症后,让她老公去取药,趁他人走开,直接从高楼上跳下去。从视频看,她是有一点犹豫,跳得非常果断。
另一个视频,是一个老人,也是得了重病,为了不拖累孩子,选择服药离开。这种例子真的很多。
说真的,如果她不是穷人,不是因为吃不起药,她会舍得孩子,舍得老公,选择轻生,离开这个世界。答案是不舍得,可对于他们而言,还有选择吗?也许还有。
那就是去印度买药,印度的药比中国的药便宜,但带药回来就是违法的,因为属于走私普通物品。有统计我国一年发生五千多起药品走私案,其中大部分是患者或者家属去印度购买,然而带回来,经过海关被查出来,不仅药品没收,走私人员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可是有选择吗?印度卖一万元的药,国内就能2万甚至更多。因为看病而倾家荡产数不胜数,面对亲人的病痛,能怎么办?为了活着,太多人选择了铤而走险。
这就是现实,无奈吧!
去年年底,新闻播出了医药公司与医保人员针对药品的价格议价视频,里面针锋相对的三毛两毛的砍价,充满了演绎的成分,让人无语。而走上大街,数不尽的药店,还有医院里人满为患的兴隆和病人亲属满脸的愁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悲可叹!
图片
难道我们只注重大国形象、制度正确,就不管不顾个体的命运,没有了最基本的人味,多关注一下底层老百姓的民生。
古人云:一白遮三丑。印度政府对医药的态度,是否让你在这寒冬感觉到一丝人性的温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