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八月,黎明时分。东方天空已露出熹微晨光,绵密的秋雨淅淅沥沥,洒在村口那棵合抱粗的百年老槐树上,洒在广场前那一枚枚饱满的秋梨上,洒在宽阔洁净的街道上,洒在路两旁整整齐齐的绿化带上……清凉舒爽的雨的气息,和着浓浓淡淡的花香果香,沁人心脾。
雨声早已惊醒了柳旭书记,他起身来到宿舍窗前,一双略带忧虑的眸子,向着朦胧雨幕下青纱帐般的田野眺望去。这繁忙工作开始前难得的一刻清闲,他却无心安享。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待收,这场雨会为农民的秋收带来影响吗?匆匆洗漱间,一天的工作行程安排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
又是一个秋天了!作为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团队中的一员,离他刚来到汶上县南站街道大街村,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个月,正好一个四季轮回。十个月弹指一挥间,我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当初的规划实现了多少?他扪心自问着,思绪羽尖掠过的时光脉络上,清晰呈现着一年来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
热血洒热土,助圆振兴梦
“今天全员做核酸检测,各片区的网格员请注意及时提醒督促所负责的群众,严格落实人数,千万不要漏掉一人。”早饭前,柳旭书记已在工作群下发完了提醒通知。
2021年10月,市委选派第八批第一书记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当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摆在济宁市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副科长柳旭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了下来。汶上是柳旭的故乡,虽然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使他已如一朵柳絮般随风飘远,可心底那份眷恋却依然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生我养我的故乡呵,是我该回报您的时候了!
怀着一腔热血与澎湃激情,他步履坚定地走进了大街村。可是要想做好工作仅仅凭一份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自大学毕业到政府机关工作,他一直未在基层待过,也从未真正接触过基层工作,毫无农村工作经验可借鉴。更何况现在的大街村刚由大街、代庄、齐高、董王四个自然村合并在一起不久,开展起工作来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都让他始料未及。
那就从基础入手吧!他不再急于求成,开始放平心态,每天从街道宿舍回村的路上,遇到人便上前打招呼聊天,介绍自己,同时也了解村情民情。连续一个月走访入户,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闲聊和交流中,他收集掌握了大量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从中筛选出很多有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帮扶村实际的两年工作规划。
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便是柳旭书记着手实施的第一件事。2021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全县村庄进行建制优化。柳旭书记所帮扶的大街村就是在四个原有行政村的基础上进行的建制优化,从实践中来看,“优化”比较容易,“融合”却是一个长期过程。下气力推动深度融合、真正融合,打破村民群众“本村”意识,统筹协调好“大村”具体事务和村民群众需求,成为了柳旭书记抓好农村党建的重中之重任务。于是,柳旭书记立足于“组织合带行政合”,打破了原来四个村的界限,在大街村党委架构下设立网格党小组,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的组织机制,实施村级事务下沉网格办理,任何事务党员、网格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实现了一网贯通。这样开展起工作来,清晰明白,一目了然,比之前各说各话各执其职顺畅多了。明天是周二,也是柳旭书记确定的大街村党员集体学习日。他考虑着,该组织党员继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每个月,他会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各支部围绕主题,通过谈心交流、读原著、看影片等方式,强化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调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积极性。十个月来,他推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2021年11月,大街村“我来讲党课”、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就曾被《济宁联播快讯》全程报道。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大街村一直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结构相对单一。柳旭书记经过调研论证,结合大街村实际,将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特色麦种和大棚种植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并将此项目纳入服务队帮扶项目库。帮助村民发展壮大粮食种植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他又在大街村村委原址填平了一块地,规划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村内加工车间,通过竞标发包,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3万元。这样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能使那些无法出门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可增加年收入两万元。这两项举措,正在一步步地将大街村村民的产业振兴梦变为现实。
重家风家训,育文明乡风
今天上午,有一个街道上的会议需要参加。早饭后,柳旭书记先来到村委,办公楼前文化广场左侧正在施工修缮,他走进去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下修缮工作的进度。日常走访中,许多群众说到了家祠年久失修,对周围村委存有安全隐患,都非常盼望能把家祠修好,这样既能美化村内环境,又能传承家风家训、改善乡风民俗。对此,柳旭书记非常重视,如果任其衰落颓败下去,会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安全威胁;再则他老家也是农村,知道农村大家庭的良好家风家训文化,对于培育村民群众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便是凝心聚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柳旭书记通过向村干部了解,早在三年前,村里就已经计划了修缮危房、转危为安,但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没有实现。对此柳旭书记心里也是犯嘀咕,觉得无从下手。为了解决修缮问题,与张祥书记组织群众代表对修缮工作进行研究讨论,争取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支持,号召有条件的村民捐款捐物,村民群众都积极响应,两个月的时间里募集资金140余万,为修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家祠修缮工作便这样稳步推进起来,历经半年时间,如今已经接近竣工了。
眼前的家祠,整个院落铺着平整的菱形青石板,青砖灰瓦间雕梁画栋,典雅的红木门窗点缀其间,为雨中的家祠更增添了一份古朴肃穆。出得院门,是一条原木搭建的休闲长廊,额匾上书“崇德尚贤”四个隶体字。穿过红砖铺就的广场,右侧与家祠相对应的,便是一个小小的展馆——红色家风家训馆。里面陈列着各种承载红色记忆的物品,一下子把人的思绪拉回到那些战火纷飞或改天换地的革命岁月;还有一个退伍军人服务站。大街村一贯有从军报国的优良传统和情系家国的家风传承,自建国以来共有100余人参军入伍。柳旭书记借助红色家风家训馆,以优秀传统家风为底蕴,引导群众重视家风建设,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红色文化,从而推动了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
广场前边,立着一块高耸的牌子,上题“南站街道大街村儒信文化广场”,往里走,是一座“儒信文化主题宣传栏”,展示着村里的“‘儒信’+信用之星”,分为“‘儒信’+人居环境”、“‘儒信’+志愿服务”、“‘儒信’+美丽庭院”、“‘儒信’+疫情防控”四类,每一类展示六位获奖者。其中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户户到”是他们村独创、也是最有成效的工作,每年村里评出十户美丽庭院,并为其张贴荣誉牌。在村委的带动、促进和鼓励下,建设美丽庭院活动达到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效果,对全体村民起到了一个正面导向的作用。大家争着比着看谁家的庭院美,谁家的环境靓,谁家入选“美丽庭院”了,全体村民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净化、绿化和美化村居环境的同时,更大大提升了全体村民的文明素质。
看,牌匾旁边花坛里的月季在争奇斗艳,办公楼前鲜艳的红旗随风飘扬。整个文化广场在细雨的洗礼下,一派祥和、宁静。柳旭书记微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欣慰的笑意流转在眼帘。儒信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广场!对,这就是他努力想要营造的文化氛围。乡村振兴,经济先行,只有让人民富起来才能谈得上振兴发展;但是,仅仅停留在经济振兴上是不够的,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文明便需要提上日程。塑家训,传家风,美村容,讲儒信,都是一种文化振兴,是为了让人民从精神上脱贫,思想上增加内驱动力,大家的心才能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奔向致富路,建设新农村啊!
办惠民实事,亮民心之灯
趁着会议时间还没到,柳书记去附近的核酸检测点看了一下,如今防疫工作可是重中之重,大意不得。沿着文化广场前的柏油路往南到达十字路口的检测点,他看到防疫工作人员已经在按部就班地忙碌着,村民们都按要求戴着口罩,整整齐齐排好队等待着检测,才放下了心。
站在路口往西望去,这条连接原代庄和大街的路已经修整得差不多了。柳旭书记刚来村里了解情况时,村民们向他反应,这条路是走的人多了踩出来的,一直没有硬化,已经很多年没修了,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走起来一身泥一身水。代庄有个加工厂,大街的村民有不少在那里工作,去上班不走这条路就得绕着两边走,既增加了路程又耽误了时间,所以请求柳旭书记,既然成一个村了,能不能把这条路修起来。柳书记经过调查,跟支书商量,并与街道协商之后,于今年上半年将这条路纳入了硬化计划,现已基本完工。一群做完核酸的村民,悠然地骑着电车行驶在干净平坦的柏油路面上,经过柳书记身边时纷纷笑着跟他打招呼;几辆农用三轮和满载货物的小货车,也稳稳当当地开往远处的105国道。
一个上午,紧锣密鼓的会议行程结束,雨已经停了,太阳在乌云后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阳光照在身上已有薄薄的暖意,驱散了几分秋雨带来的轻寒。简单用过午饭,柳旭书记又匆匆赶回村委。下午有几位老师要来采访交流,他通知村委成员一起准备好了座谈会。
“柳书记吃饭了吗?快来家里坐坐歇一歇!”路过大街村一户人家时,站在门口的老人热情地喊住他,他连忙跟着老人走进院去。这位87岁的老人叫张映春,听力很差,几乎失聪,老伴也是80多岁的人了。几个女儿家境不好,离得远也顾不上他们,唯一的儿子前几年离婚出走失联,平时主要靠老伴照顾他,俩人也算是互相有个关照。张映春老人是位退伍军人,也是个老党员,思想觉悟非常高,也一直很支持村里工作,一般情况下绝不给村里增添麻烦,生活再困难也不轻易向村里伸手要帮助。每年冬天,他们就靠自己在马路边捡拾一些煤炭烧炉子来取暖御寒。但是去年春节前,老伴摔了一跤骨折了,卧床不起好几个月。去年冬天又格外地寒冷,柳旭书记了解这个情况后,积极联系协调市煤炭局和唐阳煤矿,为他们捐助了一千斤煤炭,让两位老人暖暖和和地过了一个冬天。煤炭拉来卸到小院里时,张映春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直要给柳书记跪下。每每想到此番情景,柳旭书记心情总是轻松不起来,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于是经常过来问候一下,检查一下他们的生活物品是否充足,询问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今天看两位老人笑呵呵得精神状态挺好,身体也已无大碍,他才放心地走出了小院。
交流会上,提及工作中为自己心灵带来触动最大的一件事时,柳旭书记说,村内的一家困难户,父亲二级智力残疾,母亲股骨头坏死属于肢体二级残障,只能坐在轮椅上,女儿张悠然是家中唯一健全的,平时只能由姥姥照顾。当他们一行人走进这个家庭时,眼前一片脏乱破败的景象让他深深地感到震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社会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糟糕的家庭环境?空空荡荡的房间,底漆剥落的墙壁,斑驳发霉的地面。九岁的女孩子了,竟然连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都没有!连一张可以安睡的小床、一张可以写字的书桌、一本可以阅读的故事书都没有!可是生活的风风雨雨,都没有湮没女孩脸上那朵天真烂漫的笑靥。柳书记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那些坐在明亮整洁的房间里学习、拥有着好多开阔知识面的名著和珍贵玩具的孩子们,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要为这个孩子,为这个家庭做些什么才能心安。他安排专人帮助这个家庭清扫干净了卫生,为他们添置了必备的生活物品,又积极对接关工办、团市委,为孩子筹建了一间“希望小屋”。现在的小悠然,终于拥有了一间童话里的白雪公主的小屋,洁白如云的墙壁,碧蓝似海的窗帘,暖色的木地板,桃红与纯白相间带着书柜的学习桌,舒适的儿童床,柜门上摇曳着朵朵蒲公英的大衣橱,还有满满一箱子的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坐在这样漂亮的书桌前读书学习,她一定会才思敏捷、精力十足吧!当看到孩子清澈眼眸里闪烁着的明亮光芒时,柳旭书记知道,悠然心里的那一盏灯也被点亮了。
座谈会结束后,柳旭书记带着几位老师参观了一下办公楼上的布局: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棋牌室,他为村里老人和孩子精心打造的“乐龄学堂”,都已筹备就绪,只因疫情影响,现只能通过云课堂上课,还未真正投入实地使用。设立“乐龄学堂”的想法,来源于他在单位的工作,本就是为离退休老人服务,看到村里的老人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只会聚在一起晒暖闲聊,孩子们放了学也只会到处乱跑,他便有了这个设想。在这个学堂里,可以做一些政策上的宣传解说,可以开一些特长类的知识讲座,丰富完善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艺术素质。他相信,“乐龄学堂”一定会给在家的老人和儿童,带来心灵的充实和生活的希望。
家国难兼顾,但求无愧心
一天的繁忙终于结束了!身披西天万道彤红的霞光回到宿舍,柳旭书记顾不上休息,赶紧打开电脑总结这一天的工作,部署第二天的行程。他不仅仅是大街村的第一书记,还是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南站街道服务队的联络员,队长的参谋助手,另外承担着服务队里大量的工作,比如服务队综合材料报送和典型经验宣传的定稿汇总、数据报表等等,队里每月的八个台账也要由他来完成。每天每天,他犹如陀螺一样,工作的鞭子一刻不停地抽着他连轴转。可是,他不是没有生活的工作机器,他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家庭需要照顾啊!
身为80后的柳旭书记,工作上正是年富力强的中流砥柱,人生中也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要阶段。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养老责任,而在任城区纪委巡察办工作的妻子更是经常忙起来就不着家。两个孩子大的12岁上初二,学习上正是需要家长督促辅导的时期,小的4岁上幼儿园中班,也正需要父母的呵护陪伴,他们却一个也顾不上,还得老人帮忙照料。父亲患有严重的肺疾,常年需要在家吸氧吃药治疗,一刻也离不开人,只能靠60多岁的母亲一人照顾。可是,就在这么重的家庭负担下,他除了春节期间父亲病重,陪父亲去了一趟北京治疗外,一直坚持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住在村里,无特殊情况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
他想起了下午的座谈会上,一位老师问他:“工作中有没有很让你揪心犯愁的时候?”工作队的梁队长替他回答:“今天就很犯愁······”因为今天,他的姥爷又刚刚病重住进了ICU,而他分身乏术,只能劳累母亲了。自古忠孝难两全,家与国,注定无法兼顾。一个肩负使命的共产党员,一个胸怀大爱的国家干部,人生早已不仅仅属于自己和家庭,他需要随时准备好捧出一颗丹心,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无愧苍生。
窗外,世界沉入一片寂静,只有秋虫唧唧。台灯暖黄的光晕下,他打开了视频跟孩子交流。马上就要开学了,该上初三的老大还有一些作业上的问题没弄明白,等着爸爸来解决呢!而这样的隔空辅导,已经成为了近一年来爷俩的日常。
时针嘀哒嘀哒,迈着不疾不徐的脚步走过一圈又一圈。又是一个秋天了!柳旭书记相信,春天倾洒下的满腔碧血与晶莹汗滴,终会滋润娇艳的花朵,于盛夏葳蕤的风景里怒放,凝结成金秋十月的硕果。夜已深,柳书记的梦里,压弯枝头的累累果实,丰盈,香甜,那温润的光泽,映亮了一张张沧桑而灿烂的笑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