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先说点题外话,以凑点字数,哈哈。
我觉得四大名著里,《三国》《红楼》《水浒》很明显都是上半部大大强于下半部,无论是文脉文气,还是人物情节。上半部精彩绝伦,高潮迭起,屡屡感到被惊艳的感觉,整体是明显的上升之势。到了下半部就越来越萧条,江河渐下,日薄西山的气象明显。只有《西游》,上下部气象相似,似乎下部还有超越上部之感。即使是八十一难写到最后,也没有笔力变弱的迹象,甚至还有不断推升之势。
三国是上层的政治斗争和宏图霸业,水浒是下层的挣扎和折腾,红楼更是家族的大厦将倾,这些世事都逃不出成住坏空的轮回,有升就有落,有生就有死,初时从无到有,终时又从有到无。世事无不如此,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谁又能逃脱花落人寂的结局。只有西游,是神学支配的故事。到得最后,故事可以终结,但领悟到的境界不会消失。什么都结束的时候,证得无上智慧、看破一切的正果,可以冲淡一切失去和消亡的惆怅和悲伤。也许神学的力量,是西游自始至终保持文气充沛的内在机理。
好了,关于刘备。我觉得三国下半部最精彩、笔力最强的部分,就是刘备夺西川。可能见人见智吧。七擒孟获这种情节,我就觉得特没意思。
前半部刘备已无数次出现,投奔过卢植、公孙瓒、吕布、袁绍、曹操、刘表。。。。。,外加一个徐州陶谦。按说人物已表现得挺充分了,但我一直觉得有些模糊。对于他藏愚守拙、城府很深、喜怒不露形色的一面,表现得较为清晰。而对于他所谓的仁义,表现得似乎一直有些隔靴搔痒。比如长坂坡摔阿斗,赵云是很感动的,但读者我却不感动,莫名觉得有些假。
而夺西川这件事,对于刘备是否仁义这个问题,终于表达清楚了。打完赤壁之战、赖到荆州后,诸葛亮庞统他们就都劝刘备去取西川。刘备说,刘璋是宗族,“不忍夺同宗之基业”。但实际他做了什么?打听得西川张松要从许都回成都,就百般千般示好,竭力以情动人,做张松工作。张松终于主动表示,愿为刘备取西川做内应。你如果不想夺同宗之基业,千方百计搞个内应做什么呢?
张松回去不久,就派了死党法正来,主动让刘备赶紧取西川,刘备说的是“尚容商议”。不是“不忍夺”了,是要商量这个事了。庞统好着急,跑来说“此天赐也,何必疑哉?”。
刘备这才说了句实话。这句实话,诠释了他的灵魂,解释了他在此前的全部书里的一切表现: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后来经过内应们的运作,借张鲁犯境之际,刘备以帮助抗敌为由,得以有机会初进西川。一进西川,庞统让刘备杀刘墇自立。
刘备坚决不同意,说“吾宁死不做此无义之事”。可是后来为什么做了呢?
前面不做,因为机不成熟备。刘备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此时)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此后他就一直“广施恩惠,以收民心”。
一旦时机成熟,他就毫不犹豫地找了个借口下手了。虽然罗贯中竭力想替刘备圆回来,但怎么看,也圆不回来的。刘备就是夺了西川。
谁仁义?刘墇才是真仁义啊。且不说此前那么真诚地信任刘备。即使翻脸之后,刘备都做攻到成都了,郑度给刘墇出主意,让他坚壁清野,迁移百姓入城,以抗刘备,诸葛亮都闻计“大惊”。而刘墇,却不同意依此计行。他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这算得仁义啊。
当然,仁义的人,在政治上,多半会败给不仁义的人。书里人人都说刘墇”暗弱“”西川必属他人“。不能不为之一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