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复盘
1、尹建莉老师说:如果家长总以自己错误的标准和判断任意践踏孩子单纯的世界,孩子的人际交往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也难成大器。P36
我们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总希望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做的事情,对于他们不符合我们想法的做法,就觉得他们做得不对,总想着去改造他们。
我们比孩子年长,但我们的做法就是对的吗?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对的吗?
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懂事乖巧,另一方面又会希望孩子能聪明、发挥天赋。每个孩子都自带不一样的天赋,当他们以自己的意愿展现天赋时,我们可能又会觉得孩子的做法不合规矩,觉得孩子不乖。
每个孩子生下来时都有成为天才的机会,只是大部分天赋渐渐消失了。
以后,发现孩子的想法和表现不符合一般的做法时,涌上心头的第一反应不是反对孩子、不允许孩子,而是看看孩子这件事中蕴藏着什么可能性。
2、书中的一个例子:作者的女儿圆圆不喜欢喝豆浆,故意弄洒豆浆。幼儿园老师看见了,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制定了规矩:谁浪费一碗豆浆,一天不能喝;浪费两碗豆浆,2天不能喝。圆圆2天不能喝豆浆后,先是有点小得意,接着看别人喝可能就有点不舒服、不平衡。到了终于能喝到豆浆时,就再也不弄洒了。
尹建莉老师说:幼儿园老师不强迫孩子去喝豆浆,豆浆就不会沾到孩子的对立面,令孩子更为厌恶。而采取适当剥夺的方式,让孩子真正对豆浆产生好感,学会了珍惜。
在育儿中,有时候我们越强迫孩子做事情,越会让孩子心生厌恶。譬如,孩子可能本来不讨厌做作业,但就是因为家长在旁边的唠叨,让孩子丧失了信心和兴趣。而我们越不想让孩子打游戏,孩子就越喜欢打游戏。
孩子在打游戏时,我们极少在旁边看着,督促他哪里打得不好。在打游戏时获得的自由,反倒让孩子更喜欢打游戏。
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不能都采取强迫的方式,适当反着来,反倒会达到效果。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使用好这些心理,也许会让我们的育儿更为艺术。
3、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不管科技如何进化,孩子从刚出生到会说话、会走路的时间并没有缩短。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成长过程。
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新的育儿观点、新的育儿产品冒出。而判断这些观点、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其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譬如,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爱,亲子之间的肌肤之亲等。
当我们接受一些育儿观点时,不要鉴于专家的权威就照单全收,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