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五)

作者: 黄土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3-01-29 10:46 被阅读0次

■贸易互利

甲同学家里有很多藏书,并为自己已经阅读过很多而自豪。有一天,乙同学请求去甲同学家看书,于是,两人同去。乙同学走进书房时惊呆了!墙壁四面全是藏满书的柜子,他就像由于饥饿扑向面包的人,拿出一本,又拿出一本……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饭点。乙同学临走请求交换两人需要的书,甲同学同意了。

这个例子就是贸易的一种形式——物与物交换。甲乙同学同意这种交换,它是因为双方都认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了较大的收益。甲同学阅读了家中很多藏书,但是,市面上有很多新书他都没有看过。而乙同学虽然有些新书,但是以前的很多书他没有看过。这样,双方的需求都满足了,交换成功了,贸易产生了。期间之所以能够产生效益,最大的基础就是互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目标、知识和爱好都是不同的,一个价值连城的物品对另一个人可能毫无用处。比如将毕加索的抽象画与一个村妇交换物品,她也许认为这是毫无用途的一张废纸。而对于艺术人来说,就是价值连城。交易双方的目的,认为物品转移后各自都获取了更大的益处,交易的产生最终使购买者增加了财富。

自从人类出现社会分工开始,人们就通过贸易来交换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一方面,贸易让更多的物品以更多的产量用来消费,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的所需。比如王大妈买菜,她用货币交换来所需的厨房食料的示例。又比如甲乙同学以未看过的书籍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书籍的示例。另一方面,贸易促使每个人更加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王大妈从农贸市场买菜,通过王大妈消费这个终端,社会便产生了农贸市场管理、卖菜者、菜农、运输、种子农药化肥生产厂家和农业机械等等分工。这一切,王大妈是做不成的。

现代社会,贸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贸易息息相关,因为我们不可能去制造生活中所需的商品。所以,一方面,贸易是为了交换各自的所需。另一方面,贸易是为了降低成本并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王大妈买菜“货比三家”,就是以花最少的钱去买满意的蔬菜。甲乙同学以不花钱的方式,交换各自需要的书籍。所以,现代社会经济是以贸易交换的方式组织合作,并以分工更细化、领域更专业、参与更频繁和生活更美好而走向未来。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五)

    ■贸易互利 甲同学家里有很多藏书,并为自己已经阅读过很多而自豪。有一天,乙同学请求去甲同学家看书,于是,两人同去。...

  • 贸易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第一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如何运用经济学,每当提到经济学就觉得经济学总会觉得我们用不到,经济学是经济学家考虑...

  • 《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本书从日常工作生活切入,讲解为什么社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短期的利益会带来长期的伤害);为什么Z...

  • 生活中的经济学

    02 早些月份,看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通过生活我们没有关注或者思考的事项,用经济学的方式去解释,让经济学融...

  • 生活中的经济学

    最近我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该换个地方工作,突然觉得可能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该不该换个地方工作,根本就不是我真正思...

  • 生活中的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是由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和著名的作家记者合著的一本书。列维特是“小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被誉为“当今美国4...

  • 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1,身体是固定资产 2,年龄是累计折旧 3,缘份是营业外收入 4,暗恋是坏帐 5, 爱情是无形资...

  • 生活中的经济学

    前端时间赶上某宝做活动,买了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通识》。 知道薛兆丰老师和《经济学通识》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一直到...

  • 生活中的经济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经济学(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n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