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特别是在企业中,人们可能更重视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人员又该怎么认知我们自己的工作?
对比专业技术业务,有时候我们做的工作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虚”,甚至有些所谓比较专业和务实的人士会直接判定我们的工作没有什么用,只是因为体制的原因,我们的工作又不得不存在。这样那样的非议和直接对这些工作的态度,导致了我们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人员失去了信心,有时候真的会跟着他们带的节奏,也觉得自己所作的工作,没有价值创造感,我们的工作成果没有办法像真正专业技术层面一样,可以用经济数据来衡量。
但事实是,我们工作存在真的有一定的必要性,而且对比专业技术领域的工作我们的工作的价值可能更大,这种大是无法用经济数据衡量的。
同时,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声音和很多人的不理解不配合,我们具体工作人员,可能也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和现实的环境,转变我们自身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填鸭和应付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在最近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作为一直跟踪项目的人员,我自己曾一度以为企业文化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形成的无非是口号和理念,但在不断的深入中完成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然,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工具,一种可以指导企业上下一致,规范行为,统一思想的有效工具,如何发挥效果,要看我们具体的操作层面如何使用这个看似摸不着使不动的工具。其实想想,在我们身边,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就是在班组建设过程中,我们集团提出的六型班组,在最初广大员工刚刚认知的时候,它就是以班组提升工具的形象出现和渐渐一点点被认知然后深入人心的。
借此,通过这些的关联,我渐渐发现,一些管理层面的,意识层面的工作,我们都应该让它具体化,工具化,这样才能产生了可以落地的抓手,人都是趋利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践行我们的主张,就要让更多的普通人看到这个东西的实用和价值创造。
把意识形态化,把概念变成工具,要通过我们这些具体的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发挥我们的作用和力量,探索出更多方式方法,让我们的工作价值体现在长足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过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