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回来,看看日期,居然只过了两天,为什么我感觉像有两年一样。工作的时候都是忙碌而充实的,但其实我们都是努力旋转的螺丝钉。
我不禁想到,一年前微信上和我聊天的A,她原本本硕连读从国内前五的985毕业,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突然有一天问我在国外感觉怎么样?那时候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便和她聊起了天。她说上海的工作压力太大,她想辞掉工作出去旅行,有属于自己的gap year。我当时虽然不能认同,但表示理解。
后来,我便在她的朋友圈里看到她裹着头巾,与一群外国人驾着车驰骋在漫天黄沙的大漠里。
所谓gap year,指一个人暂时跳出曾经的轨道,花一段时间,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比如旅行、做义工、写作……或者干脆待在家里,以此来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两种身份的平稳过渡。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忙碌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定期的间隔年。
熊哥也曾有过gap year,虽然后来通过内部推荐他跳到了更好的公司,但并不是每一个舍弃一切去gap的人最后都能重新找到好工作。
一个资深hr曾说,能去gap的人要么身体不好,要么家里很有钱,有底气gap,要么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人大概率不能成为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机会是有限的,陀螺是无限的,社会要挑,肯定挑转得更快、更连贯的那个。
所以,别怪生活压得透不过气,那是平凡的螺丝钉最初的模样,但绝对不是最后的宿命。
加油,都在努力的奋斗的螺丝钉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