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医院陪护记》有感

读《医院陪护记》有感

作者: 悠着点打卡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06:49 被阅读0次

        医院,生老病死之地,悲欢离合之所,这里,每天演绎人生百态,每张病床展示世间繁杂。陈老师如高超摄影师,借陪护之机,拍摄一组镜头,逼真而深刻,催人自省,引人思索。

        关于物质与精神。人首先必须吃穿住行用,然后才能谈论其他精神层面的东西,如道德、仁义。再直白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女二号是贫困户,吃饼子咸菜,自始至终,只有小女儿陪;男三号住院,儿子来不了,因为外地打工,要养活一家人;女四号埋怨三儿媳让她掏牛奶钱,夸大儿媳好,因为交了住院费,等等。物质是基础,精神是上层建筑,无前者,难谈后者。

        关于自立与报恩。女二号时刻为子女着想,八十多岁,一人住一小院,自立自足,不想拖累儿女,让人心疼。作为父母,有这样的心态是好的。怕就怕“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一一父母的这种慈爱之心换来儿女的狼心狗肺,认为父母反正可以管得了自己,儿女便可不管不问。生活不易,父母体谅儿女,可以理解,但与之对应的,是儿女得有报恩心。父母自立是“仁”,儿女报恩是“人”。

        关于教育与孝道。“教”者,左边“孝”,右边“文”,“孝”之“文”化。孝道,是教育的根基。不培养“孝”,那很难“温良恭俭让”,如此,教育便是空话。《医院陪护记》里的人和事,离不开“孝”,也离不开教育。“出院还早哩,提里囤愣的干啥呢”,这种看着母亲收拾干活不愧疚还埋怨的话,不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而是长期教育出来的。从自私的角度讲,父母的教育如种树,管理不当,最后结出的苦果,还得自己吃。当然,父母伟大,不求儿女回报,只种树,不吃果,问题是:这果子若苦了,父母都不爱吃,世上还有哪个人爱吃?所以,那些只求上名校、只盼考高分、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教育,有点危险一一一先成了“人”,再谈“龙凤”。

        我前面谈物质决定精神,这是真理,因为人也是动物。但精神可以影响物质,这也是真理,因为人“异于禽兽”一一一父母生病,砸锅卖铁也要治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人。而这样的人,是教育出来的。同时,父母待儿女,也不能以物取人。挣100块给父母20的子女,比挣1000给父母50的子女,更有孝心。

        最后,用国家大事来结尾。女二号是贫困户,与之有关的看法是:“脱贫了也得管,那以后再贫困了呢?”这样的观点,不是个例。扶贫要先扶“志”,否则会是扶不起的阿斗。除此,还要扶“智”,这又得靠教育。

        写到这里,陡然感到肩上愈加沉重。

相关文章

  • 读《医院陪护记》有感

    医院,生老病死之地,悲欢离合之所,这里,每天演绎人生百态,每张病床展示世间繁杂。陈老师如高超摄影师,借陪护...

  • 医院陪护有感

    苦夜独坐无眠 窗外雨声潺潺 心中伤痛谁怜 吁的一声 断肠人自叹

  • 医院陪护有感

    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熟悉的手机铃声,我赶紧摸到手机,是弟媳打来的。说两个孩子都在县人民医院儿科输液。妈妈也连续发烧,...

  • 医院陪护有感

    这两天早上和布哥一起去医院陪宝宝输液,隔壁床都感叹妈妈在就是不一样,宝宝比较乖,比较配合。每天早上宝宝醒来后,都会...

  • 医院陪护记

    我家小小舟因高烧在急诊观察室待了些时日、做了一系列检查、有了大致的诊断方向后,转入了一个双人间病房,由我来二十四小...

  • 医院陪护记

    父亲牙疼夜不能寐,八十四岁的他有诸多疾病,安全起见,医生要求他住院手术拔牙。 在医院里陪护父亲,我又再次经历他的那...

  • 医院陪护记

    三天三夜了,母亲终于真正“醒了”,有了有效的意识呼应,谢天谢地。 这几天我一人陪护她,大概加起来睡了3个小时,...

  • 诸位老师对《医院陪护记》的点评(二)

    诸位老师对《医院陪护记》的点评(二) 6、李鸿雁老师:冷静的旁观者——陈李芳《医院陪护记》赏析 看这个题目,一般会...

  • 医院陪护所见有感

    肿瘤医院里住满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癌症病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个个光头分不出男女。在这里到处都能听到叹气...

  • 医院陪护记(二)

    医院陪护记(二) 文 \ 陈李芳 一号老太太前头出院,马上就住进来另一位老太太。我们姑且称她二号老太太。 刚开始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医院陪护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pw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