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学霸社群
第51周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书心得 Frank

第51周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书心得 Frank

作者: FrankCoach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13:08 被阅读0次

    作者:弗朗索瓦·勒洛尔,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尔是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著有《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著有《幸福的艺术》。

    两位作者利用精神病学分析和心理学的知识,共同撰写了这本《无处不在的人格》,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我们在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人格障碍问题。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了解认识人格障碍和应对人格障碍的方法。

    一、认识人格障碍

    1、人格障碍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人格特质,当人格特质比例失调时,就会形成某种人格类型。这种人格类型,会引起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困扰,让患者有着异常的行为模式,对环境无法适应,而且患者自身也感到痛苦。

    当一个人有合适的人格特质配比时,呈现给他人的就是一个具有魅力易于接触的个体。

    当一个人有不合适的人格特质配比时,某种或者某几种人格特质,在一个人的人格中占的比重特别大,顽固而且持久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与人沟通时通常会引起麻烦和矛盾。

    例如,焦虑型人格,他们整天总是忧心忡忡,任何事情都会让他们心烦意乱。这多出现在长辈身上。

    人格障碍的本质是指人格特质比例失调,原本是人格特质中的闪光点,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在某个维度上过分的倾向,从而形成某种人格类型,引起人格障碍患者在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困境。

    2、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

    2.1 生物学因素

    一是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生物学因素中的遗传因素对人格障碍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

    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二是病理生理。

    人格障碍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对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他们的习得性抑制能力变得缓慢和软弱,倾向于自我主观的判断,不能从过往的行为经验中吸取教训。

    2.2 环境因素

    一是恶劣的社会环境。

    例如,依赖型人格,如果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保护欲过强,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孩子的独立性得不到培养,对父母长辈就会过分依赖。

    冷模型人格,如果幼儿早期教育的缺失,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足,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关怀,就会对外界漠不关心。

    如果孩子在成长阶段经历了父母离异,父母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孩子与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分离,也会让孩子觉得亲密关系太过脆弱,没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从而在处理人生中后来的人际关系时过于紧绷。

    二是不合理的养育和教育环境。

    例如,类精神分裂型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比较偏爱大部分时间可以独处的时间,经常出现在一些科学领域的学者、程序员、手工艺者、创意师和灯塔看守者当中,他们经常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专长领域中,生活中行为难以捉摸,忽视他人的看法,不需要别人的陪伴。他们敏感而富有独特思维,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己擅长的活动中获得满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完美。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成为必修课,类精神分裂性人格者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不合群者,陷入被他人孤立的境地,并不利于他们在自己所属领域的发展。

    3、人格障碍的特点

    人格,也可以理解为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

    3.1 人格障碍患者很难在保持本性的前提下,为适应当下而做出改变

    例如,抑郁型人格

    他们一般不会寻求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状态是一种疾病,而只觉得是性格问题。

    他们对糟糕的感觉已经太过于习惯,无法去感受身心愉悦的感觉,对生活失去期待。

    他们往往会形成一种“堪担痛苦”的自我形象,并以此进行自我的重新评估,这种自我评估并不是他们为适应当下而做出的改变,而是一种自我躲避。

    患者的压抑和绝望程度严重且持久,不只是不高兴,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他们始终无法走出内心阴郁的困境。

    3.2 人格障碍患者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主观上感到痛苦

    例如,妄想型人格

    患者一般心胸狭隘而又顽固,坚决抵制他人的辩解,总是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担心眼前出现的问题。

    常心怀嫉妒,质疑他人甚至亲近之人的忠诚。

    他们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算失败也从不分析自己的错误。

    这种“独裁者”的个性使得他们很难从自己过往的失败经历中找到不足,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

    4、人格障碍的作用机理

    4.1 世界观是由信仰构成,行为是由信念主导的

    世界观,指的是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以及他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例如,自恋型人格

    他们总想着怎么在职场上和恋情中取得辉煌的成功。

    极为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衣着。

    在生活中往往期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优待,并不觉得有义务投桃报李。

    如果没有得到期望中的优待,他们就会生气,甚至大怒。

    4.2 某些信念会形成认知群,构成人格类型的基础

    认知群,指的是是不同信念相互联系的组合。它在我们看待事物时的作用,就如同戴上了不同颜色镜片的墨镜,我们眼睛看出去的视野,虽然景色是相同的,但是却被墨镜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在认知群的促使下,人会形成具体的生活规则。

    例如,表演型人格

    他们的认知群是:把生活当成了演出,把演出当成了生活。

    他们的生活规则是:“费尽心机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夸张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说话的方式热情洋溢”。

    而这背后原理是:表演型人格往往只是表面光鲜,实则缺乏自信,他们不断的在他人迷恋的目光中寻找自信。他们情绪变化多端,很难判断是为了出乎意料引起关注,又或者是像孩童,仿佛笑完就哭就是他们所认为的真情流露。

    4.3 遇到相应的扳机情境,会触发患者自己认为对的行为模式

    扳机情境,指的是当下的特定事件能够触发患者做出与认知群相匹配的反应。

    例如,A型人格,较具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

    扳机情境: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其他事进行攻击。

    与之相对的是B型人格,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

    总之,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格特质,而大部分的人,其人格特质配比是合适的,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灵活调节。

    而人格障碍患者,其某一或某几个人格特质特别突出,导致整个人格特质比例失调,一方面,他们很难在保持本性的前提下,为适应当下而做出改变,另一方面,他们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这会让他们主观上感到痛苦。

    二、应对人格障碍

    1、针对自身的方法

    如果自己或多或少有一些人格障碍,作者提出了三个方法:

    一是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

    二是保留这种人格特质中的闪光点。

    例如,强迫型人格的一丝不苟和完美坚持。

    三是积极的去尝试自我改变,接受有效心理治疗。

    例如,强迫型人格

    他们是彻底的完美主义者,对细节、程序、井然有序和合理安排过分专注。

    他们执拗而顽固地坚持应该按照自己的看法和规则做事。

    他们对待人际关系时,表现的往往很正式、冷漠和令人尴尬。

    他们做决定时,因为害怕犯错而过分犹豫,优柔寡断。

    但是,他们一丝不苟和完美坚持的品质,在某些时候,确是难能可贵的。

    2、针对他人的方法

    如果他人是人格障碍患者,作者也提出了三个应对方法:

    一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人格类型的闪光点。

    二是理解并宽容人格障碍者。

    三是设置底线,本质问题不退让。

    例如,逃避型人格

    患者秉持的认知群是社交恐惧症,避免可能令自己受到伤害,或感到尴尬的情形。

    应对方法:

    一是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表明我们对他的观点看法很在意,并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让他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而不是对患者冷嘲热讽,或者强硬断了他们的网络,强迫他们参考聚会

    二是先扬后抑。先对他进行称赞,表扬他们的能力,再指出他逃避的行为的一些不妥,而非直接对他发火。

    例如,被动攻击型人格

    患者表现如下:

    表面上无动于衷,却用间接行为,表达敌意。

    他们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来对抗他人,被动坚持,表面服从,实则逃避迂回,用不作为来对抗他人。

    当他们在没有及时完成工作时,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挫败感。

    情感上,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

    当他们的委屈服从,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认可时,或者他们没有了支持者时,他们将表现得持续的焦虑。

    应对方法:

    一是友好的去对待他们。

    二是让他们能够直抒胸臆。

    三是设置他们自己的底线。

    四是敦促他们遵守职场的既定规则。

    3、总的说来,作者概括出了五个步骤行动方针

    第一,帮助改变。

    第二,理解并接受。

    第三,尊重改变的困难。

    第四,不对人说教。

    第五,在本质问题上不退让。

    总之,面对人格障碍患者,一方面给予尊重,在摸不清实际情况之前,不要对其妄下断言。另一方面,积极面对,掌握合适的方法,甚至是找到专业人士帮助,才是真正为患者考虑。

    笔者在最后简单说几点:

    第一,每个人都有特点。有些特点对外显示出来了,而有些还埋藏在“海底”深处,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

    第二,特点没有好坏。在合适的场合下,发挥并且带来好的结果,那该特点在此时,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优势。与此同时,如果该特点,在这个场合下没有发挥出来,或者发挥过当,那么,该特点在这个场合下,可能就成为了一个人的劣势。

    第三,自我价值就是把特点转为为优势。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在这里解释的话,就是尽可能挖出自己更多的特点,然后,尽可能找到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把特点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出自己的价值。

    以下是笔者整理《无处不在的人格》的思维导图。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以进入公众号“CoachMind”聊天页面,回复“109”,领取《无处不在的人格》高清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51周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书心得 Frank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qe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