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总有人在刻舟求剑

为什么总有人在刻舟求剑

作者: 潘燕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6-12 17:56 被阅读0次

抱歉,今天早上一边赶地铁,一边发文字,写的过于简单了,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早上的问题是: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案例,很巧,基本上都是与时俱进的妈妈和墨守成规的爸爸,大家怎么看?

起因是最近接触了好几个关注孩子成长并积极参加各种育儿方面课程学习的妈妈,她们遇到的共性问题是家里的那一位在教育理念上墨守成规。

这样,这些妈妈们在和另一半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以至于经常由此产生激烈的矛盾。

比如,有一个妈妈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会结合所学到的育儿知识积极鼓励孩子,但爸爸经常是一顿胖揍。

妈妈认为孩子需要帮助,而爸爸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是打一顿解决不了的,不行就再打一顿。

比如,有一个妈妈认为孩子要全方位培养,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培养音乐、体育、美术等某一方面的特长,而爸爸则认为成绩好是硬道理,所以孩子的业余时间被各种补习塞得满满的。

比如,有一个妈妈经常参加一些关于培养孩子成长的课程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养育孩子,可是爸爸会认为学校以外的其它教育都是骗人的,一切都要听学校的。

这一些妈妈和我交流,是找不到方法来改变固执己见、墨守成规的另一半。

但我们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很难的,尤其是改变在个人事业上还小有成就的人的想法。

可是,尽管如此,为了培养好孩子,还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些爸爸有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十多年学校教育的影响,他们只相信权威,他们缺乏专业领域之外的思考能力,用结果说话或许是方法之一。

其次,妈妈要将自己的想法或者学习的课程和教育行业的权威论述挂上钩,以减少爸爸们的敌对意识。

第三,注意交流的方式,在正常交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不妨考虑欲擒故纵,正话反说。

如果正面评价某一个理论得不到认可,不妨用否定的观点来引起对方的认真思考。

我们知道,农耕时代,一个经验可以用几千年,但是到了工业时代,一个经验只能用几百年,进入互联网时代,有的经验可能只能用几个月。

和历史相比,现在社会发展的太快了,因此改变就是主旋律。

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手段、技巧等,都要与时俱进。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这就是成语“刻舟求剑”的出处,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凭主观做事情,尤其不能死守教条,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总有人在刻舟求剑

    抱歉,今天早上一边赶地铁,一边发文字,写的过于简单了,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早上的问题是: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孩子教育...

  • 同桌

    朋友——寂寞时的伴侣 同桌——我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总有人在我面欠夸你乖巧 为什么总有人在我面前高兴的把你提起 ...

  • 轨道思维

    刻舟求剑。

  • 2019-03-15

    总有船可渡,总有人来爱,可是总有些人非彼之船不坐,非此人不爱,现在想来刻舟求剑的那个人还真的很浪漫,因为那条船给了...

  • 我并不是喜欢单身,我只是还在等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总有人在催我赶紧结婚,总有人在问我怎么还不结婚。 为什么还不结婚呢,难道是喜欢单身吗。...

  • 反义词

    与时俱进 刻舟求剑

  • 我也做了回刻舟求剑之人

    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被人笑话了上千年,今天我也干了一次刻舟求剑的事,做了一回刻舟求剑之人 。 天太冷,...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 刻舟求剑

    小时候看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心想这个人真傻,明明船都开走了却还在丢失的地方做记号试图找到。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我...

  • 刻舟求剑

    上周末,有个朋友无意间说:“建议你们把能借的钱都借一下,银行贷款贷贷最高额度,买个小点儿的,远点的房子,也要买,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总有人在刻舟求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ri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