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在其妹素文临死的前一天,已在梦中见到其妹与之诀别,这种现象,不仅在古代有,就是今天也不乏其例,1983年第3期《社会》杂志上,刊登了《费孝通五十年学术生涯概述之三》,其中记载了著名社会学家早年为其新婚妻子王同惠所立的碑文。1936年12月16日,费孝通先生与其妻王同惠女士同赴广西大瑶山作人类学调查,途中由于“向导失引,致迷于竹林,通误踏虎阱,自为必死,而妻力移巨石得获更生。旋妻复出林呼援,终宵不返,通心知不祥。黎明,负伤匍匐下山,遇救返村,始悉妻已失踪。紫回梦祈,犹盼其生回也。半夜来梦,告在水中,遍搜七日见于滑冲。渊深水急,妻竟怀爱而终,伤哉!”
费孝通先生梦见王同惠女士来告其死亡原因和地点,此类“梦告”的奇迹在古籍中不乏记载,就是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也时有出现,甚至在国外,这种情况也较多见,据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们潜在的特异功能》记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莱因夫人的著作中记述了这种一个事例:“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当时我只有十八岁。一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安稳。早上醒来时,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夜里做了一个梦。我醒来时常常记得自己做过的梦,但是这个梦特别使我烦恼。当时我母亲睡在起居室里的一张折叠床上,我则睡在毗邻的一间卧室里。在梦中,母亲和我站在起居室的某个位置上,低头看着一位好朋友的尸体躺在那张折叠床上。什么东西都很准确。我和母亲都以同样的姿势站立着。她呜咽着说了八个字:‘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时我从梦中醒来。在以后的几天里,这个梦老是紫绕在我的心中。但是我并不十分在意,因为这个朋友好象不可能会死,特别是不可能死在我们的折叠床上。那时她非常健康,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做梦之后的刚刚一个月,不幸的事发生了。但是和梦中的情况恰恰相反,那位好朋友没有去世,而我的母亲却在睡觉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那天晚上,我被母亲的气喘声惊醒。我立即打电话请医生来,同时我还通知了这位朋友。医生先到,他宣布我的母亲已经死亡。后来我们的这位朋友走进屋来。我们各自站在和梦中一样的位置上-一—她以同样的声调说出同样的八个字。”这个梦准确地预告了一个未来事件。在梦中,事件的性质和情节都很完整,但是,做梦者改变了~一个情节﹐她极力想回避其母亲已病危这样一个事实,使其遮蔽起来。其实,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谈到这样一种情况,大凡亲人临终之际,往往在外地的儿女都曾梦见。在外地的儿女梦见之后,不久即得到亲人别故的消息,所以人们觉得神乎其神。事实上、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种梦的应验也是潜意识的情结、意结的一种表现。外地的儿女虽不在亲人身旁,多少总有信息相通。因而一个时期总是担心出事。虽然他们仍然照常都在做自己的工作,在潜意识当中却已经形成了一个情结、意结。由于主体对自己的情结、意结并无自觉的意识,所以亲人见之于梦便觉得奇怪。其实,这种“梦告”就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而绝不是当时亲人灵魂的通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