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是想去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可这个博物馆太火了,一直预约不上。天气炎热,不想在外边闲逛了,正在寻找室内目标,孩子缠着我说:“妈妈,咱们做手工吧!”恰好在手机上又看到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预约端口,一查在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听说这里以前有“小上海”之称,如今还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的热门地,与大运河一样,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大家共同拍板:走,我们去看刀剪剑扇和伞的前世今生去,今天我们就在杭州小河直街那里等你!
没到大门口,就看到很多小朋友背着书包,带着笔记本,三三两两:大的基本上是同学朋友结伴,小一点儿的,大多数是爸妈大人陪同,大家一起来打卡博物馆。
很顺利地刷完码进入大厅,一楼大厅里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手工艺作品,看来只要给孩子们合适的平台,“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大厅里的这些展品充分诠释了这句名言,看到同龄孩子的作品,一部分孩子在这里流连忘返。
穿过大厅,就可以看到“中囯伞博物馆”几个大字,这里展示了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听说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伞的来历:
一是荷叶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突然遇到下雨,很自然地会用大片树叶放在头上挡雨,关于伞的起源的一种最朴素的看法认为,伞正是受到此类事件的启发而发明的。在民间传说中,一种说法认为,在4000年前,一位儿童头顶一片大荷叶,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滚下,启发人们发明了伞。另一种说法指出,3000多年前,周武王带兵打仗时遇暑热,路过荷塘时士兵们摘荷叶遮挡阳光,有士兵说如果随时都带着荷叶就好了。触动了周王,便下令工匠加以研制,于是便有了伞。
二是会移动的亭子。鲁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能工巧匠,传说他在乡间干活时,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遇到下雨可以亭内暂避,然而,夏季雨情多变,固定的亭子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天,云氏突发奇想,要是有随身带的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他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的骨架,装上把柄,伞就这样问世了。
三是带长柄的斗笠。一些古代文献记载,伞是在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笠是一种用竹篾或棕皮编制而成的遮阳挡雨的帽子,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伞就是安装了手柄的大笠,除了材料和收放功能外,其形制和今天的伞并无多大区别。
四是庄严的华盖。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时值春末夏初,风卷尘扬,烈日炎炎。黄帝命人在战车上撑起“华盖”来遮住阳光,挡住风沙,好看清对方的阵势。后来,黄帝获胜了,人们以为是华盖保佑的结果,视其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华盖是一顶圆形布盖子下边支着一根长棍,不能收拢也不能伸展,伞正是在此基础上发明出来的。
五是古老的伞车。从考古资料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伞最接近的是一种战车上的车篷。所以有人认为伞起源于车伞。战国时期的车伞造型与后世的伞形状非常接近,但这一时期的伞具尚无伞斗,伞骨直接插入伞柄上的盖斗中。车伞体量较大,骨架主要材料为木、漆、青铜,伞面材料不可考,可能是绸、布或兽皮。
虽然有了这么多版本的猜测,但伞的来源是一个目前为止尚不能清晰说明的问题,说不定有一天,你的观点解开了中国伞的起源之谜!
尽管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关于伞的起源的准确研究,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伞的出现和产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从伞的分类、伞字的前世今生、伞的制作、伞文化等方面进行一一详细展示。
八个角的伞,古朴别致
以前从文学作品里经常会看到的万民伞也在这里见到了真容(尽管可能是仿品)
我们走过长长的廊桥
听着浪漫的故事
感受不一样的烟雨江南
伞为媒
白娘子的传说——
《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后来,更多民族的人们都开始以伞为媒来说亲。
在壮族的迎亲日与哈尼族的姑娘节时,伞通常作为吉祥物,来驱邪保平安。
广东梅县客家姑娘的嫁妆中油纸伞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习俗,在南洋和台湾等地的客家人中仍然流行。
……
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伞的制作过程和组成部件,馆内有电脑、大屏幕等多媒体元素,在游览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坐下来用鼠标亲自感受一下伞的制作过程。另外还有自己设计伞的花型、关于伞的知识的小测试等有趣的沉浸式体验,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纷纷驻足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