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人的朋友圈充斥着清一色的腔调:”我们三月三放假三天,啦啦啦;我们很哈皮,哒哒哒”,完全蔑视全球其他各种搬砖狗的存在。
更拉仇恨的是一上来就是一波波各种五颜六色的美食图片。主角闪亮登场:
彩虹糯米饭除了传统彩虹系列,子曰:“江湖高手在民间”,诚不欺我也。
Q妹儿~您下得了口?虽然很多人对三月三并不是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少数民族中,三月三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春节。
三月三是古老节日。对汉族,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盛大的节日。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广西的农历三月份,气温事宜,春暖花开,百树繁茂。而除了花草树木的萌动,被春分吹醒的还有青年男女的春心。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这一天,青年男女都盛装打扮,呼朋唤友的簇拥到集市上,成为节日人山人海中的朵朵浪花。姑娘们跟同伴们叽叽喳喳的咋呼,时而爆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但她们眼神却时不时从同伴身上转移,穿越过人缝,去扫描对面走过的男青年。当对面的人眼神扫过来时,姑娘的眼神却又像一条鱼,嗖的敛了回去,装模作样的看着同伴或者脚下,脸上却晕起了一片桃红。各种眼神就在这暖暖的春意里纠缠流连。
三月三的高潮当然是对歌活动。作为刘三姐家乡的壮家人能歌善唱是名不虚传。山歌的主要调式只有十几种,但是歌词内容却是随口就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日常生活场景都可入歌。对于壮民族,会唱山歌稀疏平常,但是能够像刘三姐那样随口就来嬉笑怒骂把莫怀仁唱到河里才是顶级选手。
刘三姐怒怼莫老爷对于生活在山区的青年男女而言,在娱乐远远不发达的七八十年代,山歌就是传递他们思想和感情的主要途径。而对此间高手最好的奖赏就是在歌圩的擂台中,大放异彩,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会唱山歌的人,大都能找到好伴侣。拙嘴笨舌的人,连媒人都嫌弃。
能登台的,毕竟属于少数人的高光时刻。大部分的青年男女在一天的喧闹之后,在太阳落山时,仍一群一伙的聚在山坡地头,开始属于他们自己的山歌专场。而在另一头的,就是隔壁村的青年男女。他们开始用山歌互怼,撩拨对面那伙人。时尔欢声笑语,或者伴随数声笑骂。
能把这伙人从对歌场中拽下来的,只有家门口妈妈那尖嗓喊声:“达花,刀兰啃侯囊啰!”。“达”是壮族对女孩的称谓,翻译过来妈妈说的是“阿花,回家吃糯米饭啦”。
五色糯米饭才是三月三的餐桌主角。
广西壮民族生活在多山地区,植被丰富,植物四季常绿。这丰富的植物种群中,就包含了各色的香料植物。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在悠久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利用天然植物对糯米染色,蒸熟而成的。常用的染色植物有数种:
*黑色-枫叶深沉派黑色系 枫叶
*红色-红丝线激情似火的红色派
*紫色-紫藤草(或红黄蓝草)少女情怀紫色系
亮黄色—姜黄皇家派亮黄色系
* 蓝色-蝶豆花忧郁派蓝色妖姬系
民间高手们可不想就如此作罢,他们通过几个基本色混合后,形成各种更为复杂的色系,完成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舌尖上的芭蕾。
各色纷呈争色艳当然,忙于讨生活的妈妈们没那么多闲工夫去搞这么多花头。但是做五色糯米饭对于壮家女人来说就如呼吸一样的自然。做法并不不难,但是步骤却很繁琐。
首先,得到田间山头把需要的染色植物采摘回来洗净。
接着用杵子在石臼内依次分开捣碎出汁。
再把捣碎的植物渣渣放入清水盆中浸泡,待等植物的汁水.半日后把植物染汁过滤入另一个盆。
彩虹染汁最后,淘净的糯米被泡入染汁中做一夜的SPA.
身入染缸方知坑经过一个晚上的浸泡,原本白净的糯米已被染的五彩缤纷。它们被挪步入蒸桶,开始他们三个多小时的涅槃之旅。
蒸桶之旅经过如此历练的糯米,早已从一个单纯的小白,华丽丽转变成靓色妖孽,色泽艳丽饱满。刚出炉的糯米饭,随着蒸汽扑面而来的是植物特有的清香。不同的植物带着各异的香味,混合成浓郁的香气,但是食者仍是可以分辨出各种植物的气息,毕竟植物也不想被泯于众香中,它们倔强的声张着自己的存在。除了丰富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糯米饭的绵软质感和淡淡的甜味也恰如其分的挑逗这人的味蕾。此时,多巴胺的快速分泌会让人达到一个幸福的高潮。
有了五色糯米饭和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壮家人的三月三才能算上圆满。先祖们生活在山区,物资贫乏。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在讨生活的同时,用色彩和山歌丰富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生活。
民以食为天,一个热爱美食的民族,何愁明天?
是以为记,致敬我们的祖上。
番外篇
与时俱进也是体现在我们的糯米饭中。冠状疫情期的五色糯米饭,慰问着武汉热干面:加油(ง •̀_•́)ง!
抗疫版五色糯米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