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是我們最初來到世界的地方,也是我們最熟悉地方。當我們離開故土家园去拼博远方,家园時刻在我們心里梦中,让我們為之魂牽梦索.作为一位远嫁的姑娘,对于家的认识,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在孩子还很小的時候,我还觉得自己的娘家是我的家。那時可以不受太多的约束沒有其他的牽挂️,孩子是依附于我的行動。當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也要為孩子守在家里,自己也成為了別人的家。
中國人講究叶落归根,不管生前走的多远,離開故鄉多少年,到了最終還是要回到故鄉,好像在人世間旅程不過是画了一个圓,只有回到起点才算的上是圓滿。在古代,人们活动的範围較小,婚嫁的也大多是周边十里八乡的人家族意识很重,讲究活着的時候在一起,離開后也要在一起那就是入祠堂。現今隨着社會变化彼此的空間距離越來越近,背井離鄉成為年輕人的一种標配,村里的要去城市,城市的要去國外,還有甚者要去地球之外。流动成為一種生活常态,每一个人都在奮力往外跑,好像回來是一種无能的表現。走着走着,卻發現前方并不是如梦中般美好,而回头一看,曾經山青水秀,乡音乡貌的家乡卻已慢慢模糊,就要消失一般。
清明時節,回乡祭祖這是一個很有意思儀式,活着的人去祭拜祖先,在這一天与好多未曾謀面的人有了交集。這也是在提醒活着的人,以后那里才是最終点。看到曾經的先人都在一起接受后世人的祭拜,在这一刻明白了世上原來有那麼多和你一样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也會有一種不再孤單寂寞了。
, 現如今奔跑着年輕人,可曾想過自己的家园到底在何处?來处即為去处,不知來处,那人生終將是回不去了,也就沒有归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