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是坂本龙一先生逝世一周年,19:00~21:00,码字人书店将举办《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读书会,并观看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东京旋律》。
因为距离较远,我提前到了书店。白天虽有浮尘,夜晚天空却出奇的蓝,玻璃反射的灯光,似窗外的圆月。活动尚未开始,书店一层已座无虚席。屏幕上播放着坂本龙一最后一场线上音乐会,黑白镜头如琴键般充满诗意,钢琴的吟唱,时断时续,深沉缓慢,镜头变幻着角度,他和着音乐的旋律,不时低头、抬头,于是背后的灯光有了音乐的节奏;时而会有远景镜头,一片灰暗中,只有聚光灯下那标识性的白发,在音乐中闪耀着,如一束光。
读书会开始,由书店的小马哥领读坂本龙一《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中的代后记,开始朗读时他充满激情,读到一半时,声音变小,略带颤音,他被书中文字击中,略作停顿时,大家掌声响起,他没有落泪,眼中闪烁着亮光。后来我与另一位书友分别领读后,活动进入纪录片环节。《东京旋律》,主要讲述了青年坂本龙一的音乐创作过程。1978年,他和细野晴臣、高桥幸宏成立了YMO乐队,他在三人中学历最高,于是被人称作“教授”。1952年,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创作的《4分33秒》,音乐时长4分33秒,却无任何音乐声响,作品并非让人享受安静,而是让“听”替代了“演奏”,让人倾听被忽略的声音,如人的咳嗽与低语、衣服的摩擦、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等。想起慧能关于幡动的回答: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凯奇认为自己深受中国思想的影响,其作品或是陶渊明“无弦之琴”的回音。同年教授出生,也许这种巧合,让他后来继承了凯奇的极简主义,并发扬光大。教授的每次音乐创作,都似在做一次实验,他采撷周围环境中的混沌与噪音,调制融合,赋以秩序,释以新意,不断完善,终成作品。教授的音乐源于生活,融入电影,而电影则是生活的艺术表现,于是教授的音乐又回归于生活,所以其音乐在电影中更为生动和谐,更富表现力。
影片让我理解了教授的音乐,也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百度上这样描述音乐: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有序组合和节奏的变化,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享受美的感觉。我理解,音乐是听觉感官的活动,是一段能与人共鸣的声音组合,也许有些声音本无意义,但与人共鸣后,便有了意义。这有点像《小王子》中小狐狸的驯养理论。如雨声、风声、汽笛声、踏雪声等,仔细倾听都有迷人之处。还记得电影《邮差》里,马里奥为诗人聂鲁达寄去了家乡的声音:“第一,是海湾的海浪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大声的;第三,掠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伤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这些声音无一不是动人的,邮差将这些美妙的声音进行有序的组合,便谱成了音乐,也写成了诗歌。
古典音乐往往是宏大、和谐、优美的旋律,很少会表现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教授的音乐有些爵士风格,能自由地表达这些情绪。他如淘金者,将各种声音从生活中淘出,提炼加工为黄金制品;他似调酒师,将生活的各种滋味勾兑一起,调成一道迷人的鸡尾酒。声音源自一团热气腾腾的生命,生活又如一场音乐的狂欢,在音乐的盛宴中,教授恍如舞台上耀眼的DJ。
看完电影,大家交流分享感悟,其中不乏音乐人,其专业与深刻,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活动结束后,仍有人在交流,谈坂本龙一,谈他的音乐,活动终,曲未终,人未散,屏幕上,教授弹奏着《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音乐弥漫在码字人的书香空间里,缓缓地,如月光下的流水……
晚安,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