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遇到老张,这个暑假又能跟着提升一下自己,感谢介绍《坚毅》这本书。
《坚毅》是一本由[美]安杰拉•达克沃思著作,本书分为三部分内容:
一、什么是坚毅
二、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
三、如何让你的孩子
这是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发现。毕竟,大家通常都认为,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最具天赋的学生会胜出,将那些“没有数学天赋”的同学远远甩下。坦白地说,在开始当老师的第一学年,我心中也是带着这种假设
的,我以为那些学得很轻松的学生能够持续地超越其他同学。我以为,有天赋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我被天赋误导了。
渐渐地,我开始进行一些尖锐的反思。当一节课后,我的学生没有学会相应的时态概念时,那些没有学会的学生是否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呢?或者,我是否需要换一种方法来解释我的教学内容?在做出“天
赋就是命运”的定论之前,我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并且,作为一名教师,找出能够帮助学生以及我自己更持久地坚持努力的方法,这难道不是我的职责吗?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哪怕是班里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在谈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话题时,也显得非常聪明。他们聊这些话题时,我几乎跟不上他们,例如关于篮球比赛的记分、他们喜欢的歌曲、复杂的故事情节等等。当我对学生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才发现,他们在各自异常复杂的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复杂的思想,那么,在代数方程中把未知数解出来,真的有那么难吗?学生们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但就七年级数学来说,如果他们和我都付出足够的努力,是否就都能够达到课程的要求呢?当然,我认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足够的天赋。
天赋是个坏东西吗?我们都有同等的天赋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有能力很快地掌握一门技能显然是一件好事,而且,总有一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强。 在我看来,过分注重天赋之所以有害,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我们把关注之光都聚焦在天赋上时,我们就有可能将其他一切都忽略在了阴影里。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发出信号:其他的一些品质,如坚毅,并不像它们在现实中表现得那么重要。让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其实,生活中普通人多,真正有天赋的人又有多少呢?可是生活中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些出类拔萃又有坚持和毅力的人。有天赋没毅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伤仲永是例子。
我读了这本书,感觉这是一本正能量满满的书。引导读者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坚毅指数,而且应该从孩子的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坚毅品质的培养,从娃娃抓起,让坚毅的品格贯穿人生的始终。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坚毅的人,听从内心的召唤,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在兴趣和特长下,考量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挫败中不断磨炼自己,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爬起来的勇气,经过刻意的意志训练和令人喜悦的心灵交流,让坚毅成为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毅最主要的还是身体力行的去做。做一个坚毅的人,去拥抱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无悔的人生。
坚毅是一步接一步地走下去;坚毅是牢牢地抓住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目标不放;坚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之中;坚毅是摔倒了7次,第8次再站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