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2-罗甯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60992e2881eb5006.jpg)
上周五给一年级的小同学讲了绘本《跟屁虫》之后,反响不错,小朋友们都很喜欢。
今天,有幸又受到班主任的邀请,利用一节阅读课,再次给他们讲绘本故事。
为了承接上一次的内容,我按照冬冬老师之前给我的PPT,选择了《别学我》这一本绘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9aaf0e48d701313d.jpg)
姐姐和弟弟,这样的搭配,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跟屁虫”?姐姐要做啥,弟弟就跟着做啥。那么,这里的弟弟也是一样的吗?
姐姐总是对弟弟说:“别学我!”
弟弟却总是回答:“我没学你!我的……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627f39b89c810999.jpg)
那么,弟弟到底有没有模仿姐姐呢?
姐姐在看书,弟弟也在看书。那弟弟是不是模仿姐姐呢?可是弟弟是这样回答姐姐的:“你看的书小,我看的书大。我没学你。”
姐姐玩积木,弟弟也玩积木。那弟弟不就是在学姐姐吗?
可是姐姐用积木搭建的是房子,弟弟用积木搭起来的是火车。一个高,一个长,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a96af9107b4e31a8.jpg)
于是,我在PPT上划了横线,让大家填空。
姐姐在穿衣服,弟弟也在穿衣服。
姐姐说:“别学我。”
弟弟说:“────!”
小朋友们都抢着举手回答——弟弟说:“你穿的是蓝色,我穿的是红色。我没学你!”
姐姐在地上画鱼,弟弟也在画鱼。
弟弟说:“——————!”
孩子们也回答得很棒:“你画的鱼大,我画的鱼小,我没学你!”
或者,“你画的鱼少只有一条,我画的鱼多好多条!我没学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f3c4f89ee1477826.jpg)
这一次的绘本课,比前一次更热闹有趣。
这套绘本,属于多元智能绘本。在比较弟弟和姐姐的不同之处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考察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挖掘他们的对数学,图形,数字,颜色,大小,数量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既能多重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又能让小朋友们乐在其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666/aeff2a7b6b76a34b.jpg)
《别学我》和《跟屁虫》两本绘本放在一起来比较阅读,一起来探讨,的确既有趣又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