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微信读书里想找本轻松的书看,找来找去发现很难找到,系统推荐给我的都是心理治疗相关的书,但我这两天不想看太严肃的。就去翻小说类的页面,大多数推荐出来的都是讲人性,情感类的经典书籍,也不是我最近想看的书。
又随手翻到一本叫《小巷人家》的书,似乎还不错,是讲苏州几家人的家长里短的小故事,但是看了看作者叫大米,不知道是谁,豆瓣里也查无此人,虽然评论里都说这本书不错,我依然瞬间起了某种抵抗之心,就不想看,我可不想看到一半,发现是哪里拼凑出来的书,虽然这么想似乎有点狭隘。
这么想来,我看书比较依赖认识人的推荐,要么是身边的人推荐,要么是我喜欢的大V提到过的,我才会去看。其他的书,就是看作者了,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我就会看看。若是这种随意不知道哪里翻出来的书,我一般就会去豆瓣先翻翻评论,才会决定看不看。
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总觉得这样节省筛选的时间和精力吧。要不然,看书看到一半,才觉得特别不好看,总有种浪费时间的感觉。我选电影看也是这样的方式。
但与我相反,我先生看书看电影就很随性,他不管是谁写的,谁演的,评价怎么样,打开来有兴趣就开始看,不好看也随意能看下去。昨天他还说,他去年上下班路上听完了一本网络小说,就随便找出来的那种。我挺惊讶的,若是我的话,喜欢看的书,肯定会在几天内看完,若是不喜欢的书看着看着就放下不看了,这样不是很喜欢也随意看看完的情况对我来说绝不可能。人和人真的是有极大的不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