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穷人越来越穷?或许是的!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研数据,穷人借钱更多,储蓄更少,抽烟更多,饮酒更多,并且饮食更不 健康。这引起了研究员的兴趣,并试图作解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贫穷是一种个性缺陷”。这代表了一部分社会观点,即穷人的穷是 因为他不够努力造成的,如果努力,任何人都能变有钱。但最新调研数据很有意思:研究员在印度,以蔗糖农民为研究对象。这些农民收入的百分之 六十都是在收割季一次性获得的,这就导致这些农民在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是富裕的,半年 的时间是贫穷的。研究员为蔗糖农民做了两侧智力测验,一次在收割季之前(最穷的时候), 一次在收割季之后(最富的时候)。结果发现农民在收割前的智力测试分数比收割后低了 14分。14分相当于宿醉或失眠一整夜后的大脑运行状况。换句话说,贫穷会让人智商降低。为了研究收割前和收割后的智商浮动,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稀缺性心态”。当你 觉得某样东西稀缺时,你的行为方式就会被改变。穷人因为物质的稀缺,会把更多的注意 力放在明天要吃什么,买一个东西要花多少钱上。这导致“稀缺性心态”的人无法把目光 放的更长远。穷人的注意力被占用了!这就好比一个运行着多个软件的电脑,内存被装满了,最后没有办 法放更多的东西,运行速度变慢,甚至死机。不是因为电脑不好,而是因为一次性要处理的东西太多了!穷人之所以“目光短浅”,是因为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限制了他们只能为一日三餐奔波,而 无法做出更“聪明”的决定!
二、破除“稀缺性心态”的方法
稀缺性心态的成因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要先满足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逐渐从低层次的需 求过度到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分层从下到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 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稀缺性心态,其实就是我们还没有满足基本需求时,把目光集中放在了生理需要(吃饱穿暖) 和安全的需要(健康工作和财产)上,而没有精力分配到自我实现上的状态。
稀缺性心态的负面影响
《人民的名义》里有个贪官贪了一屋子的钱却不敢花。被抓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家世 世代代都是农民,穷怕了”。很多姑娘说不想嫁“凤凰男”,其实也是就是这个道理。姑娘们嫌弃的不是物质上不足,而 是担心有的人心态上的“穷怕了”,如果总是困在“我穷人,我现在很努力了,很优秀,我 有钱了一定要怎样怎样”的稀缺性心态中,即使未来过上了好日子,也会拼命补偿过去的自 己,而不是踏踏实实过好现在的日子。我们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真正让男人变坏的不是钱,而是稀缺性心态。韩雪在某综艺里表示只喜欢比自己心理年龄大的男人。并解释道:“我喜欢看过世界的男生, 我不喜欢对世界还蠢蠢欲动的男生,因为我觉得你真的只有读懂过生活看过世界,你才会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但如果你一直有一颗很躁动的心,不是说不对,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体 验不同的人和生活,只是说我会觉得自己耗不起,我希望可以静下心来。”
做心理上的富人
很多人之所以穷,可能是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变有钱。这就好比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 希望自己变得自信,却不认为自己可以自信。每次开口说话我都在心里说“我不行,我做不 到”,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如我内心中的声音一致,我退缩了,然后失去了一个机会。
教大家一个美梦成真的办法——“想象训练法”。
想象训练法来源于一个心理学实验。不同于日常训练的是,心理学家既不教篮球运动员学习 运动知识,也不让球员上场锻炼。而是让球员假定自己已经投中了,然后去感受投中篮球的 过程。当球员从繁琐的训练中解脱出来,开始想象自己如何投中这件事之后,球员的命中率 竟然真的提升了!
心理学家解释道:球员在想象里不断细化成功场景的过程中,对正确动作有了清晰完整的心 理定型,这能够帮助球员提高动作协调力。因为只调动了想象的感知资源,没有调动运动的 肌肉资源,球员在想象的过程中更加专注,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想象训练法在本课中的应用就是,把目光从当下移开,多想想自己现在有什么,未来有什么, 过上理想中的生活后,我该如何看待钱这件事。
当你把注意力从“我很穷”这个想法转变成“我正在走向变富有的路上”,你就会开始找方 法,找途径,从心里认同自己,并在努力中不断的确定自己的新身份。
三、越攒越穷的穷人思维和越花越有的富人思维 穷人用时间来赚钱,富人用时间来打磨赚钱工具
当然,想要挣到钱一定要花时间花心思的。但不同的有些挣钱的方法是高效快速的,有些方 法却是低效无用的。穷人的思维是只要能挣钱或者能攒钱就是值得我花时间的,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家里的老人, 会起个大早去超市抢便宜了几毛钱的鸡蛋,刷一个小时的某软件来获得几块钱的红包。富人的思维是我要不断迭代我的挣钱工具。把我挣钱的工具打磨的越来越高效,我就可以用 更少投入赚更多的钱了。富人对投入产出比是斤斤计较的,他们会把赚钱的劳动和不赚钱的 劳动分的很细。然后花钱购买劳动力,让穷人为自己承担一部分工作,然后留出大部分的精 力去做更赚钱的事。现在的很多新中产家庭就是向着这个思维靠拢的,夫妻俩的收入都很体面,他们掌握了相对 来说更高效的赚钱方式,然后选择把一些劳动外包出去,比方说家政,月嫂。他们的收入可 以让他们选择花钱购买劳动力,节省一部分自己的精力,去做更赚钱的事。很多家庭主妇结婚后觉得自己亏了,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老公在外面把赚钱的工具不断打磨 得更高效,而每天留在厨房里的女人,却逐渐丧失了赚钱的能力。一旦发生变故,自己的议价能力变得很低。
消费时穷人看到是价钱,富人看到是资产和负债
问题一,我和男友刚毕业,月薪都 3000 出头,攒了几个月的钱买几千块的手机,男友说我 乱花钱,我错了吗?
如果从“价钱”的角度来看,思维就会局限在什么是理性消费,什么是非理性消费中。如果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就是一部手机,能够满足我哪部分的需要。比方说我只是接打电话, 平时不怎么用的话,那高价值的手机与我的需要来说就是奢侈品,是无用的。但如果我对手 机的需求比较高的话,更大的存储方便整理资料,更高的运行速度会为我节省时间。那么这 时我们就是通过了手机的价格,看到了它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是可以增值的,那么手机就 成了资产,这笔钱也是必须花的。
问题二,我喜欢旅游,月光族,我有错吗?
从“价钱”的角度来看,旅游是花钱,挣钱不多,也不存钱,月光,这是不合理消费,或因 为某某原因,我认为这是合理消费。如果从资产的角度来看,那么就要思考,旅游对你来说一种投资,还是一种负债?如果你能 够在旅行中增长见闻,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对你未来的职业有多少帮助。或者你是否可以通 过旅游挣到钱,比方说写博客,拍段视频等等,如果是的话,那么旅游本身对你来说就是一 种资产。你需要做的就是去分析,现阶段这个资产的收益如何?是否值得长期投入?投资占 比多少才是合理的?如果旅游对你来说仅仅只是消遣和娱乐项目而已,那就是负债,如果这个负债占到了你大部分的收入时,就是不合理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资产和负债是引用《穷爸爸富爸爸》的角度,是从虚拟价值来看的。 资产即从长久来看是增值的,可以给你带来被动收益的。负债即从长久看来是减值。
举个例子,我们通常说教育是投资。可是付费这种行为不是投资,切实的去学去做才是投资, 它现在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却会给你带来被动收益。这就是资产。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就是一个不断增加资产, 减少负债的过程。
四、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
“时间管理四象限”,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来看,有紧急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在文章开头讲到的“稀缺性心态”其实就是把目光放在了紧急的事情上了。而很多重要 不紧急的事情被忽略了,也没时间做。所以“有稀缺性心态”的人是很难获得长期收益。做好理财规划也好,时间规划也好,其实能够灵活的规划自己的财产和时间,既处理好短期 紧急重要的事情(或资产买入),也规划好长期不紧急重要的事情(或资产买入)。拿捏好中间的尺度,你的财富会更加自由。
最后,有资产有负债是常态,如果买了负债就做好复盘反思,为以后再次买入。千万不要因为沉没成本就把目光锁在负债上不断后悔。多把目光放在重要的事情(或资产)上,未来还长,我们总是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接近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