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一个雨夜中想起一些如同这阴郁的雨的往事来,一直对自己说:你可知我曾在你的身上寄予过多大的期望。一直对自己说:这人事音书的冷漠亦不过如此。很多很多的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在自己他人说来时获得共鸣。偶然在书上看见一句话:青春是无极限的。不禁哑然失笑,它的确是无极限的,只是已然抽身从我身上离去而已,接下来可称之为青春的日子早已屈指可数。
也总有一天,我终会学会安稳,学会妥协,学会谎言,学会冷静,学会沉默,学会隐忍。静静地将自己刻进尘缘中,不再反抗。若真的有这么一天,于曾经的我而言,又是怎样地心酸。这是成长的代价吧,也许真的是成长。
我并不擅长用一些准确的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回忆,总觉得那应该是衣食无忧且安逸自在的人做的。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听大提琴的演奏曲,安静得不得了。我清晰地记得那段不眠又不醒的日子,像是一幅莫奈的作品,模糊而斑斓,凌乱而优美,没有定义,只有展现出来的伤口和甜蜜。在经历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之后,才知道自己对于离别这个词的理解是多么地肤浅和荒谬,试图将一些往事重新再埋葬一次,并在其上面树立一青碑,以此来纪念一切的不复从来。
只是我真正的矗立在远方异乡人潮汹涌之时却感觉是如此的平淡,刹那间呆落在风中。自此知道,有些事过了那个年纪,便不再是你应该念念不忘了。但如我们所相似的,我们一定会有所同感。我不知有没有资格去嘲讽一些,感觉真的是被时光拖拽着向前走。而今追述一些,也不过是供自己凭吊一翻。
年少总不言愁,但从前的我几欲与这人世倾诉,倾诉一些这些时年中的些许遗憾与别离,却又在最终的感觉上觉得毫无意义而一再作罢,早已忘了当时是心境的离失还是感官上的愚钝。所谓的感同身受,早已透支在那个时年,并且失落不明。
只知道更多的时候,自己似乎是一个人疲于奔走在生命的这条单行道上,越来越孓然无味,人前人后地笑着,直至最后也想问自己为何而笑。如此种种,总觉得少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只是无从谈起而已。这世味的确有许多不堪咀嚼之事,随手拈来一丝,历历在目的皆是自己所感到寡然无味的。咽下一些,又愁苦不堪。
从前因一直地窥视自己内心,忘了倒映在人世中的自己,总是那样孤独地行走。那时总以为世界就在自己的脚下,所以高昂着头,连脚步也疾迅轻快起来。想想,这人世是此等的广大无垠,使得相称之下的人是这样地渺小与虚无。自然,我们的一些悲喜,欢愁,分分聚聚,此种种,也就这样轻易地沦陷在一个时代中。
看看吧,我们是这样地悲哀,我们所有的经历的事,就是处在我们自身来看,连我们自己也会轻易地去选择遗忘。许多年之后,一切都会覆灭在一个时代之下,不动声色,如果树林中偶然零落的一片秋叶落在水面,最终沉至水底,悄然寂静。人是渺小的个体,但为了活着的本身,它又是高贵的。聂鲁达在《似水年华》中写:“当华美的树叶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见。”生命只有历尽时光,才能触及它的本色。
有许许多多的遗憾,总对这人世抱有着盈盈的期望,生命就这么短,但我们总拿它来丈量比梦想更为庞大的东西,以致于得到的全是失望。幸好,在我期望它时并未固执地要求和等待着它会实现。但,若我不是这样的想念它我又何故去期望它,正因为这样的期望它又想固执期待它的实现,又因了我固执地期待它反而得到的是失望。彻彻底底,许许多多的事,在我们的生命上,沉重婉转至不可言说。
我一直在写着我自己,准确来说是写着自己的内心,不知这算不算一种逃避和自私。毕竟我没有写着自己之外的事。诚然,一个人要准确无误地并且毫无遮掩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是有多难。更多的时候,时常感到了羞赧,因而在举笔之时再三斟酌,将不愉之事全都乎略。似乎早早在眼前挂上一层的过滤网,不愿看到悲喜,自然也会感到安平。
时常在一些青春杂志上,看着一些高中初中生写着一些在那个时年早已感到是陈腔滥调的词,却是觉得是这样的好听,关于青春,关于光阴,关于年华,关于那些渐次失血的人事音书。未曾想过,有一天它长久地离开了我之后,我又该如何地去怀念它。想到曾经的一些少年,以后他们的悲喜离合都将与我无关了,想想,又不禁心酸。
如她所言:被窝,无论如何,是青春温暖的坟墓。我只能说:你想要的,无论如何,总在遥远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