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我一直是“作恶”多于“行善”

原来我一直是“作恶”多于“行善”

作者: 鱼先生的窝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23:2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了凡四训》,很早以前有喜欢佛学的朋友给我推荐过这本书,当时以为这也是一本宗教类书籍。后来读过之后才知道《了凡四训》是一部家训,作者袁了凡把自己的人生心得和价值观整理下来留个家族后人的。

    虽然整本书只有4个篇章,全文不过1万余字,但是读下来之后每一篇都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积善之方”一篇中讲到“善与恶”的本质却别,什么是“真行善”什么是“伪行善”。书中提到一个现象,好像生活当中见到的也“的却如此”,就是大家也有常说的“好人不长命”,似乎生活见到的都是“有的人做了很多好事,平时也是与人为善,是个大好人但是为什么一生辛辛苦苦,还落一身病”而“有的人,平时嚣张跋扈,也不友善,但是却衣食无忧,富甲一方”。这不是与佛家讲的“善恶报应”相违背吗?

    书中的中峰和尚解答到“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的法律规定,凡是本国人能把被俘虏去别人的女子赎回来,就可以到官府领赏。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赎了人回来,但是并不接受官府的奖赏;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作为答谢,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接受了。这两件事乍一看就是“子贡做好事不留名不为钱财”而“子路救人还要报酬”,子贡做的好,子路差点。然而孔子知道了,很赞成子路的做法,对子贡的行为很不高兴。因为我们没有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这两件事,子贡虽然做好事不求回报,但却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鲁国是富人少穷人多,如果领了钱就被认为不够清廉,那以后还有谁愿意去赎人呢?而子路的做法却可以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帮助别人,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想想自己,之前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什么事都让着别人,为他人着想,到头来反而越来越被欺负,过的越来越不如意。后来对照书中说的真正的“善”与“恶”,才意识到,以前做好事,帮助别人,心里上已经先预想自己可以得到什么,哪怕不是实际的好处,但是未来一定会有好回报。做好事之前本身就内心先自私了,虽然表面上看不什么,但是却骗不了老天爷。

    这也就是书中说的“做善事但是心里一点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不要总想着,会得到什么回报,顺其自然的帮助他人,心怀敬畏之心,本分的做好每一件事,人生自然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我一直是“作恶”多于“行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kd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