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读到,很多人都通过市面上的一些介绍如何有效利用时间的书籍,掌握了一些关于“如何管理时间”的方法。至少有了要“管理时间”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都是碰上哪件紧要事就处理哪件事,全然没有一个规划。在利用时间方面效率很低。
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李笑来认为,这是因为每个人大脑中的已有知识以及大脑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的。
那么大脑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你了解你的大脑吗?了解它工作的原理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作者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与“智商”差不多的概念——心智。
心智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与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许多人的心智仍处于未开启的状态。我们常看到所谓的“聪明人办傻事”,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心智尚未开启。
关于“心智的开启”,其实有很多种说法,例如,俗语中的“开窍”, 佛教禅宗中的“顿悟”,现代心理学术语中的“打破旧的格式塔,重建新的格式塔”。当一个人的心智开启之 后,他将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尽管依然有好有坏。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一切都可能与从前不一样,因为他要用开启了的心智重新去理解、 去判断。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道理明明非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道理的人由于某件事情被戳穿,露出伪君子的嘴脸,而使很多人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应该被笃信的道理。例如,“做事只要踏实、认真,事业就会做大”,这原本是非常朴素而又正确的道理,可偏偏整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唐骏被人揭出老底——他的学历是假的,他可一点都不踏实!于是,很多人“开窍”了,“顿悟”了,得出结论:“再也不相信这种鬼话了!”
还有一个作者自己的例子,就是他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参加少年班,是关于计算机学习的,试听的时候,教室里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大家看到这个新鲜玩意儿都很兴奋都想学(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代计算机刚刚面世),但是当老师说上课需要交10元学费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放弃了。作者父母给了他10元钱交了学费(那时候他父母的月工资才100元),到真正开课的时候,去上课的只有5个人(其中一个人还是少年宫的工作人员,另外一个孩子中途退课了,其实就只有4个人学习)。虽然后来他的父亲想起这件事儿,觉得花10元钱只是想让孩子过个不太无聊的假期而已,而且,父亲认为,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
可问题在于,最后就是那个少年班,改变了作者的人生。当年在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程序语言的时候,怎么可能预料到,在20多年后的某一天,他会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他的第一本书的创作,并且从此开启了写作之路呢!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作者虽然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但是他却拒绝学习盲打,并且坚持认为:学习盲打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可是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脑上和一个女生瞎聊几个小时,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盲打,而且从此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打字速度提升后,他发现自己不再讨厌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了,因为在键盘上敲字相对于用笔写字来说轻松太多。他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有时甚至干脆整篇摘抄原文。
真正体会到读书时做笔记、甚至大量地做笔记究竟有多大好处后,作者突然明白自己过去拒绝学习盲打的想法是多么荒谬。而当时,就算没有异性的刺激,盲打也是顶多花一星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他竟然仅仅由于懒惰便拒绝了。如果,哪怕5年前,他花上一个星期学会盲打,那么,他可以多写多少读书笔记、多积累多少文字呢?更何况,10多年前,他就有机会、并且完全可能学会盲打。天哪,他浪费了多少时间!
这两段经历能够说明的道理却是非常惊人的: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谁都不知道学习这个技能或者读这本书有啥用。
但是,恰恰是一部分人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决定去学的原因。
学这东西有啥用?不知道,所以不学(大多数人)
学这东西有啥用?不知道,所以要学,因为只有学了才知道有啥用(极少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