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适合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大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这6个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不好的坏习惯,看看你家孩子中枪了吗?
1、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
很多孩子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就有点像“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高的时候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而遇到不会的就不会融会贯通。
有很多学科,比如数学是一个很讲逻辑的学科,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背书。
2、打草稿的时候,太潦草零落
很多孩子在解题的时候,特别是理科类科目,明明草稿上是有思路的,可是返回头来正式做题的时候却反而混乱了。就是因为他的草稿太乱,太随心所欲,没有形成很清晰的逻辑和思路。
其实,每个班都有不少学生有同样的问题,明明有思路,却因草稿乱,最后自己把自己思维弄混乱了。
3、听课不爱记笔记
人都有遗忘曲线,很多东西当时记下了,但是过后又忘了。
尤其像孩子在学校有太多东西要记忆,课堂听懂了,课下换了思路,再看到同样的知识点发现又不会了。
4、草草看完答案,不纠错
孩子都有偷懒的心理,做完题对完答案,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很少进一步去分析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建议家长们督促孩子准备一个纠错本,定时对错误进行深入分析,杜绝“一错再错”的情况。
5、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我们大人都知道,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孩子往往没有主动规划的能力和想法,这就需要家长来培养和帮助他。这一点不仅对学习有效,也会帮助他在其他方面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普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学习计划对孩子的成绩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规划的思路: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更多教育相关资讯请点击小书灯家长社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