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认识作者,来源于她的一部作品《七十七天》,当时在各种媒体渠道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所以看多了便多了一份了解。之后我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好奇的是故事,吸引我的是风景。然后,才更想详细地去了解江作者这个人。
刚好在这本书里,第一篇文章就介绍了《七十七天》,这篇文章写出了很多当时在媒体上看不到的内容。比如,藏地的风光,一个人在藏地的各种情绪变化,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各种领悟,等等。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那样:“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也会思考这个问题。是世俗人嘴里的成功,还是自己心中的一份自在呢?后来,遇见了很多事情,或许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定义不同,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利,有的人追求名利双收,而衡量生命意义的标准,其实并无定法,总觉得,能让你心安,能让你的所作所为对身边的一切有价值便是有意义吧。又或者,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明天我不存在于世,那我这一生留下了什么?”当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或许便是你对生命意义的见解了。
从作者的文字里,看得出作者最爱非洲,喜欢藏地,热爱大自然,超爱手工艺品。其实都归结于一个理由,简单,不复杂,同时最走心。作者不止一次地写道,大自然的很多镜头带给他深触心灵的热泪盈眶,让她拼了命想要去守护,甚至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做这件事。她呼吁大家要关注我们的自然,关爱我们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不要让地球变成了只剩下人类的孤单星球。
作者在很多篇的文章里提到了“苏丹”,一开始我以为是人类,看到后面才知道是一头雄性白犀牛,只是很遗憾,它离开了地球了。而随着它的离开,地球上白色犀牛这个物种也灭绝了。因为人类的欲望,盲目的相信,所以盗猎分子不惜一切地猎杀白犀牛,致使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灭绝了。而每一年,盗猎分子猎杀的何止是白犀牛呢?可可西里现在依旧有盗猎分子贼心不死猎杀藏羚羊,电视上经常看到被查获的象牙,穿山甲等动物。曾经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一头小象很开心的告诉自己的妈妈:“妈妈,妈妈,我长牙了”。对于孩子的成长,象妈妈并没有特别开心,或许它宁可自己的孩子没有牙吧,至少不会被盗猎分子盯上。
而促成这一切的,是人类的欲望,人类想要征服一切的欲望。

02
其实,当一个人生出挑战不可能的事情的想法时,没什么不好,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挑战,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是以破坏平衡为代价的。曾经在《被给予的人生》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细节描述,在一个马戏团里,女主角和一头小象非常默契的表演总是带给很多人欢乐,无奈马戏团的团长出于其他的考虑,要把小象卖掉,小象不乐意,这中间挨了不少打。象妈妈也舍不得孩子被欺负,看着小象被卖掉,象妈妈开始反抗,人类害怕它的庞大,便说象妈妈发狂了,要把它处决。最终,结局很伤心,象妈妈真的被杀了。
而作者在书中不停地提到的一个观点是,很多动物,其实并不会主动去攻击人类,除非我们的行为对它们造成了威胁。所以,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非洲大草原上很多动物的近照。那些曾经被描述的面目可憎的动物,在镜头里同样温驯可人,同时十分的有灵性。
其实,大自然总是用它的方式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敬畏”。只是,大多数的人连大自然都不去亲近,又如何能了解呢?这几年我也去过藏地,说句实话,那是我至今在很多时候依旧会念念不忘的地方。我曾经和朋友说,在那里,你真的会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天长地久。所以,仓央嘉措才能写出了“三百年的等待”这样的句子吗?
千里冰封,万里雪山,水中枯木不腐,谁又能知道,他们存在了多久呢?追根溯源,是不是回到了人类最开始出现的年代呢?大自然的一切像一本书,又像一个迷,带给我们好奇,同时又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小到如同一颗尘埃。
走过318,去过藏地的人,总会被他们虔诚的信仰所折服。就如作者所说,“也许,这个世界上最难抗拒的东西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犹如作者最爱的非洲,那个被说得很可怕的非洲,当你真正走进去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其实我们都一样,只是他们是初生般的我们,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都是当初不世俗的我们。他们可以一开心就唱歌跳舞,把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舞蹈和歌声就这么直白地告诉所有的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计算,也不会所谓的算计。开心就好。

03
如同作者所说的,有人曾经告诉她,她活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想要的样子。但作者并不是这样子认为,她认为,她只是活出了自己。红尘滚滚中,很多人明知道这样子的选择,或者那样的选择都是无可奈何,可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还是选了那个令他们无可奈何的选项。因为,这是世人认可的,可那终究不一定是自己想选的。
可是,如同作者所说的,“自由的灵魂也许就是可以享受沉默,可以尽情狂欢,只要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又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活?”这是非洲这块土地交给作者的道理。人生何尝不是呢?想要沉默的时候不用勉强开口,想要狂欢的时候又不必遮遮掩掩,那才是快意人生。只是,大多数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没办法如此吧。
前阵子遇见了好久不见的同事,唠嗑完了之后她问了我最近的近况,也聊到了结婚的这个话题。她说,你怎么打算的?我说,看缘分吧,这种事情算不出来的。她问了句,真的不打算结婚?我说,其实,我不是不婚主义,只是还没遇到臭味相投罢了。同事说,不过,你现在整个人生的状态很好,记录,工作,旅游,摄影,你都很认真地在做着。当时,听到她的这句评价,说实话,内心是感动的。人生的状态好不好,我自己没办法评价。说好呢,会被说自我感觉良好;说不好呢,就成了自怜自艾。只是,对我来说,活了这么久,我自认为这些年我没有偷懒,也没有虚度光阴,一直还算努力,所有的一切,只是想让自己在遇见喜欢的东西可以有能力争取,同样的,遇见不喜欢的,我有底气坚决的说不要吧。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谁又知道,我每天都会遭遇各种人身攻击呢?可是,人生本就不可能十全十美,你有所坚持就注定有所失去。就像作者所说的,“我想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式表达自我,而不是学着大家接受的方式说话。我不在愿意妥协,因为爱而忘了自我。”毕竟,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明白,一千句一万句好听的话都比不上那那句你最想说的话。
全本书里,我最喜欢的那句话便是“我的全部野心,就是自由的生活。”说中了我目前整个人生最大的追求。我不知道未来我是否能够兑现我对自己的承诺,但是我会尽力雾做好这件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举金樽空对月。开心的时候就大笑,伤心的时候就尽情地哭,没有那么多的扭扭捏捏。
找一份活着的使命感,做好人生每个时间段出现的选择题,永远善良,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真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