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这部书相信各位都不陌生,即使你没有读过,也一定听过。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历时19年才完成。该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宋神宗皇帝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名曰《资治通鉴》。
由此可知,《资治通鉴》是一部写给帝王以学习治国理政的书。那么,历经千年,时移事易,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有阅读学习的必要吗?
下面我想谈谈促使我捧起这部史家巨著的缘由。
一、学习历史
当这套20本装的《资治通鉴》摊开在眼前时,仿佛并不是摊开了一套书,而是缓缓展开了一幅横跨千年的立体长卷,跟随着司马温公的脚步,踏过大江南北,穿越时空隧道,时而遇到说客谋士的激烈争辩,时而遇到文人墨客的多情哀怨,刚经过喧嚣繁华的盛唐,再回首却已是战火纷飞的五代。一个个人物的上场,一个个朝代的更迭,在这部长卷里你可阅尽这千年的兴衰。
做为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事是它区别与纪传体的二十四史最直观的地方,而以时间为线来理清历史脉络,重点人物再到二十四史中单独看其传记,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学习历史最基本也最扎实的方法。
二、以史为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的话言犹在耳,甚至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对失去魏征的不舍之情,一面“人镜”尚且如此珍贵,遑论无数帝王将相交织而成的“史镜”?
而《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面“史镜”,十几个朝代、上百位帝王、数千个人物顺着指尖划过,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出气势恢宏的中华史。今天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明天人头落地的导火索,而帝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故事也屡见不鲜。“观历代兴衰,识人事臧否”。帝王可以借鉴历史,了解国家兴亡更替的原因;个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洞察人心、洞悉人性,并更加清醒地认识、预判身边的形式。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人也还是这些人,几千年来早已深入骨髓的文化属性又让这些事有着令人拍案的一致性,说你身边的任何一件事都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也毫不为过。
三、读史明智
为什么说读史使人明智呢?其实读史使人明智是建立在“以史为镜”的基础上的。
前面讲了,“以史为镜”就是说,通过读史,我们可以预判事件的发展走向和规律。继而可以总结出一些事情成功、失败的经验,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可以规避失败,甚至可以导向成功。
往大了说,通过读史,我们可以去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比如中国人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比如西方讲的“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虽然说法不同,但异曲同工。
往小了说,通过读史,我们可以去总结一些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人事更迁的规律。比如,经济发展的周期理论等。
而要想总结这些规律并为我所用,就要求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以不同的单位视角来审视同一个历史事件。例如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灭亡,在蜀汉内部意味着衰亡,而从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就意味着统一和发展。再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建立,从历史的当口看,也是一个政府推翻了另一个政府,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中国的朝代,与其他朝代并无二至;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即意味着北方的少数民族统一了历来以汉族为政权的华夏之邦。当然,还可以放眼全球,拿华夏文明的发展来对比欧洲文明的发展,找出全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
在审视历史事件、总结历史发展的同时,还要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事件,并反过来从历史事件中提炼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才能真正做到读史明智。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在这里围炉煮茶,静心读史,任凭铁壶松涛裹挟着疾风劲雪气吞万里如虎。
以上就是我读《资治通鉴》之前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