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丨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

写作丨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

作者: 趣读书吧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8:53 被阅读18次

    张悦然

    张悦然1982年生于山东济南,因在《萌芽》杂志发表《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而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成为受欢迎的女作家。2001年,她参加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2006年,张悦然以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当年度唯一登榜的80后女作家,引发广泛关注。

    很多人都认为张悦然的写作之路始于2001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但张悦然自己却不认为那是真正意义上写作的起点。参加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写作者有很多,但是到如今人们还能说得出名字、对其作品有点印象的,屈指可数。

    得奖后,张悦然说先面临的选择是大学专业。在那个时候,她不太清楚是否可以将写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也不太清楚怎样成为一个作家,后决定去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计算机系,打算仅仅把写作视为一个爱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是一座特别井然有序的城市,但是这种规矩也让张悦然感到格外乏味。她时常感觉到一种拘束感,对抗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抗着学校的规定。而这种对抗的方式就是写作。大学期间,张悦然晚上的时间大多用来写作,有时写到天亮,听见鸟的叫声。

    2003年到2006年,张悦然一共出版了六本作品,并在2006年凭借300万版税登上了“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她意识到,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已然是她职业选择中一条明确的道路。

    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张悦然排26名

    从新加坡毕业回国后,张悦然在北京正式开始了她的作家生活,”真正过上了所谓的自由生活”,没有太多生活压力,也没有编辑追着她写稿,自己决定自己要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成为怎样的人。外部的环境或者他人很少再对她施以影响。

    但没过多久,“作家”身份带来的焦虑感开始蔓延。职业作家这个工作是没有上班和下班的界限的,有时作家很容易陷入某种功利性的创作焦虑中,比如说在判定今天一天过得是否有效时,会想着今天一定要写出来一个东西才行,今天一定要有所产出才行。

    张悦然也曾进入一种几乎停滞的写作状态。她发现自己之前所有的对抗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有一个对抗的对象,比如说学校一成不变的规矩,比如说不喜欢的专业。而当自己再也没有任何直接对抗的对象时,竟也一同失去了以往文字表达的张力和内在力量。

    《誓鸟》

    2006年,《誓鸟》出版。许多书评人将其视作张悦然的转型之作,纷纷表示期待看到她的下一部长篇作品。但其实那时,张悦然已经开始觉得自己即将进入某种固定的“流水线”,忙碌,但是无力。

    “生活不能整天是节目、通告、透支的表达”

    张悦然说,“我觉得作为创作者,一定要警惕的是,你可能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面,张悦然决定放缓作品出版的节奏,尝试更多她所理解的可以贴近生活本身的事,比如2008年创办《鲤》系列文学主题书,比如2012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开设短篇小说鉴赏等课程。

    由于父亲是老师的缘故,家人其实很希望张悦然能够成为老师,甚至在听说她决定去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开心程度,高于听说她新出版了一本书。“他们在乎的是,你有一份稳妥的工作了。”

    张悦然身上有一股天然的叛逆劲,从来不是一个遵循父母意见的人。但那时,她开始觉得成为一名老师,是自己能够接受并且胜任的工作。刚好三十岁那一年,她接受了任教的机会,并将此视为自己和父母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认同,像是用行为默认了父母的期许。

    “这是你们的希望,好吧,这其实也是我的希望”

    在被问到觉得目前生活中大的困境是什么时,张悦然思忖了片刻,回答道:“我在想,我怎么从来没有想要离开北京,去别的地方生活呢?”

    从大学毕业后,张悦然就没有离开过北京,甚至连去别的城市定居的念头都不曾有过。她经常看到北京的媒体人毅然决然地去别的城市,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她对这个问题的反应不敏感呢?

    唯一可以和“逃离”搭上关系的经历是在2014年,张悦然在《茧》的写作上遇到一个难关,去云南生活了三个月。她在那里没有熟悉的朋友,生活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每天在客栈阳台上写作,写完了出去走一圈,买一个法棍面包或者在外面用餐。白天她会固定去一家人少的咖啡馆,看着店里的姑娘做菜肴和各种点心。

    虽然在云南写的文字全都没出现在终版的《茧》当中,但张悦然感觉自己离生活更近了一步,“我学会了做很多菜”。

    在单向空间的分享会上,张悦然说以前会排斥参加太多活动,现在的心态平和了,觉得自己也可以从每次活动中学到很多。

    “我们不应该对生活攥起拳头,充满抗拒的心理”。

    结束采访之后,我看着张悦然匆匆走向电梯口,忽然意识到,如果我在北京街头与她擦身而过,或许并不会像我之前一直想象的那样笃定,以为自己可以认出这位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的80后作家。

    虽然她为无法融入真实的生活而感到忧虑,但当一个作家走进了人群,也就无可避免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对话

    部分采访内容

    三明治:大学毕业之后,你就成了一名备受关注的职业作家,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

    张悦然:我在北京生活,非常自由。很多人去上班,他们的公司或者单位会塑造、影响着他们。但是写作不一样,你可以每天待在家里,自己选择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电影。所有的东西都是你选择的,是你塑造你自己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样的生活还是有点措手不及,感到责任重大。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以后完全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三明治:在过去没有出版长篇小说的十年里面,你都在做些什么呢?

    张悦然:我写了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其他时间,就都在写《茧》这本长篇小说。我从来没有停止创作,我只是不想再那么迅速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了。我希望自己能控制节奏,从容地去写这本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书。

    三明治: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望过去的时候会觉得是自己放慢了节奏,但身处在这十年中,你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作品,会不会有非常焦虑的时刻?

    张悦然:我觉得在写作这件事面前,谁都没有信心,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着自我否定,充满着挫败感的职业。作为一个严肃的创作者,这种挫败感是无法避免的。过去十年里,挫折肯定有很多,但是主要是来自写作内部。我其实很少去考虑外界如何看待我,读者会不会离开。我只是希望写出一本令自己满意的、少一些遗憾的作品。

    写作者说

    简介

    《写作者说:他们如何写好故事》是一本别具一格的故事写作指南,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与17位写作大师当面畅聊,分享他们多年以来的创作经验,采用“人物故事 技巧剖析 推荐作品”的内容架构让写作变得有趣而简单。 

    作者

    万千,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认准写作这条路,认真记录遇见的每一个故事。

    李依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硕士,把写作当作朋友和礼物,带着好奇心,借文字看世界。

    杨蕊馨,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相信语言和文字的力量,期待能在倾听写作者的路上,慢慢成长为一个写作者。

    编辑推荐

    ★17位写作大师诚意分享,34本阅读作品提升技巧,教你如何写好故事!

    ★别具一格的故事写作指南,“人物故事 技巧剖析 推荐作品”的内容模式让写作变得饶有趣味!

    ★“界面·正午”负责人谢丁、《单读》杂志主编吴琦、非虚构作家关军、作家许佳等圈内人士联袂推荐。

    目录

    ❖ 媒体手艺人 

    ◎ 郭玉洁:在上海租了个没有网络的小房子专门写作 

    ◎ 赵涵漠:行业里的老师傅都走了, 难道年轻人就不表达了吗? 

    ◎ 张卓:每一次写稿都是生命的增肥运动 

    ◎ 何瑫:被焦虑感笼罩是写作者的宿命 

    ❖ 年轻写作者的探索 

    ◎ 傅踢踢:在这个激越的言必称梦想的年代里,安心做个码字的手艺人 

    ◎ 杜强:关于太平洋大逃杀你还不了解的事,以及他的写作探索 

    ◎ 鲸书:一个年轻作者,站在人生的风口上 

    ◎ 王天挺:《北京零点后》作者的漂移和回归

    ❖ 虚构世界的写作法 

    ◎ 路内:“少年巴比伦”的中年写作回眸 

    ◎ 张悦然:她在十年后出了本新书,和我们谈了谈写作 

    ◎ 许荣哲:从对岸来的“讲故事”大师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丨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r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