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我就会制定新年计划,第一条永远是:新的一年里我要读100本书。在这个被号称为“你只有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的时代,读书是安慰自己最好的办法。望着家里成堆成柜的书籍,才恍然发觉,自己投入的很多,金钱、时间、精力,连笔记都做了一箩筐。但是为什么我还是焦虑、茫然、无助呢?至于读了什么书,读完也就完事了。难道这些书真的是白读了吗?
作为开发“缓速读书”法、思维导图、记忆术的知名讲师大岩俊之,曾经是一位保持销售第一的法人销售。在离开任职公司,开始独立创业时,因为一句:“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在一年里读完了300本书。他参加读书研讨会、认真做笔记、充分地吸收书中的知识,然而并没有获得任何成果,也没有实现成为一名研讨会讲师的目标。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当然,光读书不行动怎么行呢?后来大岩俊之不仅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还通过读书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实现目标,现在成为了一名知名的讲师。通过阅读书籍只可以获得知识,但是只有付诸行动才会有成果。
于是大岩俊之将他的经验浓缩在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不仅教大家如何有效地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并且还教大家如何通过读书实际行动起来最终实现目标。
想一想,你手边的一本书,是因为什么才买下来的呢?每个人一定都有各自的读书“目的”。是消遣、还是获取知识?是偶遇,还是为了解决心中的疑问?比如说我读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句话: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该这么样才能实现目的呢?
首先要有效率地阅读,不仅提高阅读速度,也要有效吸收知识。
具体的做法如下:
1.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明确目的,知道自己“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再去阅读,就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这就像你拿着列好的清单逛超市,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不用一排一排地挑选筛检,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通过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了解书本内容大概。“序言”浓缩了一本书的所有要点;“目录”相当于一本书的组织结构图;“后记”有作者对全书的总结、感想。先读完这三项内容就能掌握全书概要。
3.确定问题,也就是思考关于完成行动目标的问题。比如“书中哪些信息对我达成目标是有帮助的?”,“书中最重要的三点是什么?”,“解决对我下一次公司培训有用?”
4.想好关于所读书本的“问题”,然后在书本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根据“读书目的”制作思维导图。
5.有意识地“输出”,加强记忆,整理内化。比如总结内容“向他人讲述”或者“写下来”都是提升记忆力、理解力的好办法,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了。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就能把焦点更多地放在“目的”和“问题”上,阅读时就不必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下去,而是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既提高了速度,也提升了效果。
那么有效地吸收了知识后该怎么做呢?大岩俊之提出: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
光读书不行动,书读完就没用了。但是通过尝试书中介绍的方法加以行动,就能获得一些收获。
读了关于思考方法的书,改变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读了关于记笔记的书,改变了自己的记笔记的方式;
读了关于制定计划的书,改变了自己的做计划的方式;
无论读了什么书,一定要结合行动,长此以往,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因此在读完一本书以后,就要设定“行动目标”,也就是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什么?这一目标是开始行动之前的必要准备。
这些行动目标,要以“何事、何时、多少”具体表示出来。比如说,读完了一本关于创业的书,设定目标:一年后,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创业。
设定行动目标要对照如今的现实状况,选择实际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如果所定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就没有办法顺利实现,从而成为折磨自己的事情,也就会产生读书无用的疑惑。
设定目标只是行动的准备,还需要具体的行动来填补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具体的做法如下:
1.列出具体的行动清单,挑选出一条目前最想做的、或者最需要做的。
2.询问自己:“如果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通过这个问题,事先想象,预测行动之后会产生什么结果。有助于提前规避风险,将行动的过程进行地更顺利。
3.将行动细分成从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比如设定了“一年后,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创业”,就要思考完成这个目标目前最想着手做的是参加摄影课程,学习摄影技术。为了能这么做,接下来的一周里可以干什么:购买摄影机;报名摄影课程;安排摄影时间等等。
就如作者大岩俊之所说:“真正的读书家,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行动”。至今为止还没有掌握阅读方法的人,或者读了很多书没有付诸行动的人,读完《实用性阅读指南》然后加以行动,就一定会有所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