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邻村小五
三国里面的桃园三结义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影响非常大,从连环画开始就开始被宣传。
小孩子们也是耳濡目染,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关系不错的,就模仿这个电商的情节,找个土地庙,跪下,然后弄个小刀把手指割破,喝血酒,磕头结拜。
不知道大家啥情况,我知道80后谁长大要是没结过几回拜,有几个把兄弟,那人缘算是差到家了。
说起来这个结拜文化,山东最盛,听山东的朋友说,不仅仅高中、大学同学户接班,参加工作了结拜的也不少,甚至一些小地方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就是先结拜,否则第二把第三把火就烧不起来,无法开展工作。
不过山东的结拜文化,应该不是收三国演义的影响,毕竟梁山的108个兄弟在都在那呢。
全国结拜也几乎都有同一套台词,比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当时听了这个词之后,在小时候很长时间都不理解一件事,就是关羽被杀了之后,为什么刘备和张飞不接着自杀反而都活的好好的呢?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第一他们仨并没有结拜过,是罗贯中给结拜的,第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一种寄语,是表达情同手足的一个心意,也就是那么一说,不能当了真。
这就跟村里出殡的时候差不多,儿女们总要有人撞棺材的,想追随而去,一群人拉着不让撞,我那时候还想,多亏有人拉着,否则又出人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