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这个人类的行为模式真正改变了我们很多,不仅仅是个人、组织,还是整个历史长河中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习惯是如何在社会运动中发挥作用的。
一、社会运动产生的三要素
1、个人社群的强联系(熟人的责任感)
2、社会同伴的弱联系(同伴压力)
3、运动的自我推动发展(人们共同的信念、意愿)
书中举的是美国黑人平权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核心人物是罗莎帕克斯,一位在社区享有很高声誉的黑人女性因为公交车座位问题而被逮捕从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平权运动。
罗莎被捕后,获得了朋友保释(县议员及律师),然后提出控告政府要求废除黑人不平等的制度获得了社群里人们的声援,慢慢的在小路德金的参与后变为一场非暴力抵抗运动,到最后成功废除了不平等的法律制度并影响了其他州县。
二、自发性的习惯与道德的冲突
我们都知道惯性行为是大脑并未参与其中所进行的一种行为,一旦这种行为突破法律的界限,该如何评判成为一种冲突。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赌徒哈拉斯输光家产被告上法庭,一个是由夜惊症的托马斯误杀妻子被告上法庭。而两人的判决却天差地别,哈拉斯被捕入狱,托马斯被判无罪。区别在哪里呢,哈拉斯的惯性行为虽已成瘾,但还是由个人主观意识在其中,知道自己可以不去或者采取行为去制止自己的这种行为。但是托马斯是在睡梦中发生的夜惊行为,不是个人主观意识参与的,而且在这种行为发生之前也无法预料到自己的惯性会产生此种后果,所以也无法提前采取措施预防。
多么矛盾,多么无奈,多么悲哀。这就是惯性的力量。
最后,书中给出了个人习惯的实际运用。
你可以通过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习惯的惯常行为,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找出内心真正的渴求是什么),将暗示隔离出来(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的动作),制定计划执行。
希望大家都可以运用习惯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习惯所主导的活着。
“水”先是自己冲出一条路,之后这条水路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在停止流动之后,水会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开始流动之后,这条水路又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出现。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原理》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