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容易,婚姻不易”,夫妻双方难免会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最终分道扬镳。随着时间流逝,父母一方也许会选择与别人重组家庭,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再婚,孩子该不该阻挠?
#奇葩说# 就曾辩论过这个议题,成功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眼球,也引发了巨波型共鸣。
一、不阻挠派的观点是:是我妈再婚,又不是我再婚。既然是我妈再婚,我喜不喜欢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妈一直尊重我,我哪有脸去阻挠她再婚?
二、阻挠派的观点:不喜欢这种情绪出来了,你很难克制,你可以克制一时,但不能克制一辈子。而且如果我觉得对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凶凶的,那我就要说。
其实孩子“阻挠”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对原生家庭的依恋和“忠诚”。
很多孩子会认为,父母一方重组家庭的行为是一种“背叛”。他们想用“阻挠”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一方“背叛”行为的不满,并同时将自身对于“背叛”的恐惧转化为一种对新来者的厌恶。
就像陈铭老师讲述的肖骁的童年经历,在肖骁12岁的时候,妈妈因为丧偶带了一个新男朋友回家,当时的肖骁不能接受一个男人突然闯入自己和妈妈的生活,觉得这个男人会剥夺亲生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所以用了很多“熊孩子”的方式来阻挠这个男人的融入。
但重组家庭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一个人取代另一个人,而是携手另一个人走进新的生活。
肖骁也是长大后才渐渐明白,妈妈也是一个女人,面对这样一个家庭重担,她也需要关怀和照顾,也需要有人帮她分担,这样一个男人的出现并不会减少妈妈对自己的爱。
年轻人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美丽而热烈的,甚至会认为谈情说爱是年轻的专属,理所当然地对中老年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
每个年龄的人都需要情感慰藉,离婚后的父母同样会害怕孤单,他们想要晚上睡觉的时候,旁边有个人,白天的时候,有人陪自己聊聊天。这些,孩子根本无法满足。
摧毁一个中年人,也比你想的要容易得多,或许是父母的一次感冒,儿女的一个拥抱,连肥皂剧的台词,就能在不经意间戳中一个中年人的内心。中年离异单亲妈妈的词典里,就更不允许有脆弱二字。她不仅仅要养活孩子,往往还要养活父母,一个人的劳动力承担3个甚至更多,所以她需要的是一个肩膀来搭把手。
感情的个中体验,好的或者坏的,都不是作为第三人能够评判的。即使是子女也一样,我们只有建议的权利,但父母有选择的权利。
反过来,作为离异的爸爸/妈妈,也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阻挠而放弃寻找自己的幸福。再婚,是你的婚姻自由权利。谁都有权利结婚,当然谁也都有权利离婚,亦当然有权利离婚后选择是否再婚的权利,这是婚姻法赋予合法结婚人的法定自由权利。
而且很多为了孩子不结婚的父母,通常都会有一种想法:“我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以后一定要怎样怎样”。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负担,小时候一句“为你好”给孩子添加了很多成长的压力,如今又用同样的说辞而放弃自己的幸福,把担子抛给儿女。
在#少年说# 中,一位女生用青涩的言语说出了大部分孩子对单身妈妈的心里话:“人生还有很长,不要再孤单下去了,妈妈,告别单身吧。”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独立的个体,彼此的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成年人要体谅孩子是否真的开心,孩子要体谅爸妈是否真的如意。父母的再婚是权利,与其盲目阻挠,不如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助父母在第二次婚姻选到那个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