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作者: 杨胱福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2:31 被阅读0次

“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韩非深谙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两国对战前夕的对内对外宣传。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更甚,曾经数百个小国家如今都在不断的兼并战争后化为只有七个实力最强的“战国七雄”,可见当时的战争频率和吞并速度。在《韩非子》中韩非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君主进言献策,包括告诫君王在发动战争之前都应保持“正义之师”的形象,这对战争本身的参与将士的士气很重要,也是战争之后能不被人民唾骂而是“为民诛之”的正义之战。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越伐吴,乃先宣言曰:“我闻吴王筑如皇之台,掘渊泉之池,罢苦百姓,煎靡财货,以尽民力,余来为民诛之。”

在这两起战争之前,周文王和越王勾践都打出了对本次战争的对外宣传口号—“为民诛之”,将战争本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包装成堂而皇之的“正义之战”。美国著名传播学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总结宣传的目标就是为了“激起对敌人的仇恨”和“瓦解敌人士气”。

韩非也一语中的地揭示君王要利用武力达到利益目的,就要鼓动说服民众为其卖力,就是要“依顺民意”让其心甘情愿为国献身。这和拉斯韦尔给出的宣传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  韩非就是将“为民”作为象征符号对公众进行宣传,尽管这里有愚弄人民的一面,但放下复杂的政治需要和虚假的人性仅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韩非早在两千年前提出的舆论宣传思想就已经得出了通过暗示、鼓动和说服是可以达到改变公众态度,控制舆论意见的。

相关文章

  • 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韩非深谙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两国对战前夕的对内对外宣传。孟子说的“《春...

  • 《文公伐宋》

    这是韩非《外储说左上》里所载的一个小故事。其中的“文公”所指不详,也就是说,不知道这位“文公”是哪个诸侯国的“文公...

  • 《国语》之一百二十二

    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 文公立四年,楚成王伐宋,公率齐、秦伐曹、卫以救宋。宋人使门尹班告急于晋,公告大夫曰:“宋人告急...

  • 生活中的历史-昭陵六骏之什伐赤

    什伐赤 一匹波斯红马,纯赤色。 是李世民与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 什伐赤身中五箭,都在马的臀部...

  • 中国通史(十一)-春秋(戊)

    晋文公(续) 秦晋伐郑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七年),为阻止楚国北进,晋文公、秦穆公带兵包围与楚亲近的郑国。郑文公...

  • 刘备伐吴

    刘备一生以仁义为本,桃源结义,与关张二人一起闯天下直至称帝。关羽大意失荆州,接着张飞被部下谋害,这两位虎将的离世另...

  • 《长征记》与《战国策》札记(九)

    五国伐秦,无功而还。其后,齐欲伐宋,而秦禁之。齐令宋郭之秦,请合而以伐宋。秦王许之。魏王畏齐、秦之合也,欲讲于秦。...

  • 晋文公将伐邺

    晋文公将伐邺,问计于群臣。 赵衰献一策,文公用而胜。 文公将赏之,子余辞不受: 非臣之功也,有功者郤子虎。 臣之所...

  • 国学经典学习笔记心得《孟子》卷六滕文公章句下(5-6)

    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bó],与...

  • 《国语》之一百二十一

    文公伐原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公伐宋”与“越伐吴”中的战时宣传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y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