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课堂】《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作者: 碎雨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7-13 22:46 被阅读0次

课前准备:班级共8个小组,奇数组偶数组各自完成一块展板。
奇数组主题为《香港25年的发展变化》
偶数组主题为《中国25年的发展变化——以深圳为例》
展板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市民幸福度,可以采取图片、手抄报等形式。
一周内准备,周日返校前完工。
课前预习:通读文本,划出文中的时间轴,完成预习表格。
课堂设计:
导入:同学们,大家今天都看到教室里的两块展板了吧?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25周年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重要的日子。我们通过展板也能看到25年来香港的巨大变化和中国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源自于25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让大家制作这样两块展板,除了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外,也是为了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所报道的事件就是25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发生的事情。
解读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就是告别的意思,不列颠尼亚原本是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标题中不列颠尼亚加了一个双引号,它就不只是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了。大家通过预习应该可以知道不列颠尼亚代表的是英国殖民统治,那么是谁和不列颠尼亚告别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香港告别英国殖民统治,也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告别那段屈辱的历史。
解读文本:
小组合作完成本文的时间轴
时间——事件——其他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详细的记录了重大事件,事件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插叙了这件事情的历史背景和现场两国政府交接时的环境描写,那么中间插叙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描写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明确:作者是用历史和现实相交织来凸显香港回归这一事情的重大意义,进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布置作业:通过对标题和文本的解读,我们了解到这类新闻的写法就是重点选取新闻事件的几个片段浓墨重彩,来达到读者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深刻认识。同学们,我们肯定没有机会去报道香港回归25年的盛况,但是我们可以就近取材,下周就是我们学校五十周年的校庆盛典,我们仍然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两大组,每个大组的四个小组分工合作,分别完成一块校庆新闻展板,主题都是:五十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五十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内容包括:校史呈现、抚今追昔、人物访谈、现场瞬间。
期待大家的精彩作业。

相关文章

  • 【语文课堂】《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班级共8个小组,奇数组偶数组各自完成一块展板。奇数组主题为《香港25年的发展变化》偶数组主题为《中国25...

  • 节选《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当年的名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一句话就是: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

  • 英国登录建筑目录大全

    不列颠尼亚音乐厅 不列颠尼亚音乐厅(Britannia Music Hall)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Trongate,...

  • 企盼

    企盼---为香港回归而作 (发表于1997年6月《ty广播电视报》上 高一讲《别了 不列颠尼亚》课文时用过) 是...

  • 激活语文课堂

    快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而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源头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

  •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在构建有效课堂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在语文课堂教学...

  • 新课标理念下我的语文教学框架

    【框架图示】 【设计解说】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改革与创新中倾注了较多精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资...

  • 同构异构,构出奇妙

    周老师的专讲“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语文课堂目标的制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

  • 从纠正阅读取向说起

    从纠正阅读取向说起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指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

  • 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阅读教学设计要诀》 阅读内容: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摘抄内容:语文课堂重建的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课堂】《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zt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