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魏老师的简介以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一起进入今天的导读问题。
第一个导读问题:请说说您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这本书语言平易近人,亦师亦友,很平和,读着让人感觉是魏老师在跟我们聊天一样,没有很强的理论,但却处处体现着他的教育理念;没有系统的方法,但篇篇都在教我们如何去做。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我用“品”,这本书得细品,品出班主任之道。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考验专业水平、体现教育理念的工作,并非任何老师都喜欢这项工作,有时在办公室经常说:忙的要命,教学是副业,其他工作是主业等等。虽然的确如此,但是品读魏老师的书后,最起码这些吐槽是可以改变的。因为魏老师说“多改变自己,少抱怨环境”,教师的心态决定工作的程度。
就拿前段时间网络吐槽的“安全教育平台”,家长吐槽过于形式化,老师吐槽增加工作量。教师增加工作量其实是因为需要反复催促“未完成的家长”,家长是觉得没必要做,以此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就产生过于疲劳的状态。
但是换句思路,教师无法左右安全教育平台的出现,但教师换个心态,把“安全教育平台”当做一回事。首先,教师要明确“三W”,what,why,how。安全教育平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之后让家长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内容,做了这些内容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哪些正能量;而不是单纯的“通知”,给家长一种完成任务式的驱动。如果教师把这当做一件事,家长知道缘由后最起码他知道他在做什么了,也不再是无厘头的完成任务了。
其次,让孩子知道。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班会进行学习,起到教育意义。与其流于形式的班会课,还不如好好观看涉及实际的安全、卫生、河边游泳等问题。
最后,家校合作。这个事可以寻求家长家长,家长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些工作的布置,做到家校合作,家校共育。
虽然看起来步骤比较麻烦,但是开头的繁琐是为了以后的平坦。当这件事成为一个流程式的内容,家长也会减少不理解,教师也会减少工作量。
换个思路,换个解决方法,最主要的是换个心态,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心境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心情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品读魏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以,我用“品”来概括我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