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把喜爱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把喜爱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作者: 清悠1202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7:21 被阅读387次
文/清悠1202

1

老徐说,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要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啊。真爱就是这样,我喜欢,我开心就好。

女演员里,比较喜欢的就属徐静蕾了,才华倒在于其次。毕竟有才华的人太多,而有个性的人却太少。她特立独行的个性、保持好奇心的激情和持续学习、突破自我的能力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特立独行,顾名思义,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但凡特立独行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太在乎外界的眼光和标准,更关照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她称自己特别不愿意被称为女明星,不愿意混圈子,走红毯,拍完片子就喜欢过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不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更喜欢被称为手艺人。

因为喜欢裁缝,她报班学习,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都抽出两个小时来做针线活。一年的时间制作出了700多件包,几百件小首饰,并把它们进行义卖,将劳动所得做了慈善。

当2013年,新导演势头看好,许多演员都来跨界当导演的时候,徐静蕾早已做导演拍成了几部电影。难怪有人说她一直走在女人们的前列,大概源自于这种一旦喜欢便付诸行动的心态吧。

喜欢一件事并做下去,还要做得足够好,这便是令人钦佩的地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在意名利,虽然已经拥有无数光环,但她依然具有不断突破的能力。

在喜欢的事情面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我们或者受到了环境的限制,或者本身便缺乏一种潇洒,又或者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使得自己每每在有了一点想法后便踌躇不前。当你在描述未来的时候,总会有声音响起来,打击着你的热情,说你不现实,幼稚、不成熟、异想天开。久而久之,你便放弃了,顺便补充说一些为自己辩解的理由。

可是人生何其短暂,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才是容光焕发的,才是精神百倍的,这也是存在于天地间的念想和动力。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文章说最好的休息也许不是睡觉,至少不仅仅是睡觉。最好的休息,还是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又精神百倍的回来了,这就是喜欢的东西给予你的力量。

在喜欢的事情那里,你的心思被完全的专注占据着,你便远离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和无聊的八卦话题,你的整个身心得到了舒展,这个沉浸其中的你就是最好的你,此时的生活就是你最好的生活。

2

文/清悠1202

其实,一切美好的事情给予的回报都在眼前,假如一件事情本身不能给人陶醉和满足,那它就不足以称为美好。赵雷的《成都》已经被我单曲循环了好久,一如当年的《南山南》一样,优美的旋律、磁性的歌声,完整的画面感,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唯有对成都无比的喜爱,他才能如此用心,创作出如此精良的作品。

这创作的过程和演绎的过程便是他最好的生活,这些用心同样感染着一个个听歌的观众,这就是品质的力量。没有喜爱,则很难有品质。

我们现在越来越看重生活品质,可是生活品质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品质不一定代表奢华,品质应该体现灵魂的样子。

并非住豪华的房子,开名贵的车子,游遍千山万水,拥有高大上的职业等等。而是,即使住小房子,你依然饶有兴致地把它收拾的富有情趣;同样是旅游,你却能将自己与景致融合在一起,调动生命的热情去感受,而不是仅仅到此一游,拍一些照片证实着自己的存在感;同样是工作,你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样是过日子,你有自己别出心裁的浪漫与陶醉。

其实品质终归体现了一种创作,这个创作仅属于你,这个创作带来的体会与感受也仅属于你。

正如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所谓人生,有时不过是一杯咖啡萦绕的温暖。是的,有时不需要给人生设置那么多宏观的概念和宏伟的目标,只需先享受眼前这份美好的温暖。

这种在喜欢的事物面前,调动生命的热情,传递朴素与自然的情感,享受专注的乐趣,才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3

文/清悠1202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5岁时便开始读历史,11岁之前已经把《上下五千年》读了7遍,11岁后开始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再往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通鉴》、《明汇典》等等。他陆陆续续地读了15年,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学习工作之余都要读两小时的史书。白天在海关工作,晚上专心于写作。

于是,当我们看到这本既诙谐风趣又详实深刻的书时,不禁佩服作者的功底。在看到这些具体的数字时,也往往看重了他的坚持。只是若无浓厚的兴趣,强烈的热爱,这个坚持便稍显枯燥。想必作者当初读史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他将来一定成为一名作家、要出多少本书,只是因为喜爱做这件事情,当投入了专注与努力,有了足够多的积累,这份喜爱的事情反倒成为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陈晓旭版的红楼梦,已经成为无人超越的经典。她曾说,那时的性格很像林黛玉,爱读书,爱写诗。导演王扶林被她的才情吸引,却也依旧觉得她不够漂亮。就问她,如果演不了林黛玉,是否愿意出演别的角色。

她的回答是:“我不会演别的角色,因为我演了别的角色,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别的角色了。”她只为黛玉一人而来,从没想过退而求其次。

后来《红楼梦》大获成功,前前后后播了700多次,她说,能演林黛玉并非是因为外貌或者演技,而是性格和气质。一个性格、气质与自己类似的人物自然能令她万般喜爱和珍惜,再加上几年孜孜不倦地刻苦训练,一个聪明清秀、多愁善感的形象便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人们喜爱的事情,是出于性情而做的事情,也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而做的事情,并没有考虑过多的利益,因此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快乐。

那些因喜爱、兴趣而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即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的心灵也足够喜悦、丰富。

4

文/清悠1202

沈从文先生有一句名言:“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信仰。”的确如此,喜欢若达不到一定的程度,仅停留在兴趣的层面,大概难以持之以恒,也就很难做到极致。因此,“工匠精神”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瑞士宝珀公司生产一款名为“1735”的机械表,里面含有744个零件,最小的零件犹如发丝般细致,最顶级的钟表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出一只。而这只表也就不仅仅是一只名贵的表,这是用细致、耐心、精神乃至信仰在时间的沉淀中打磨出来的传奇,渗透着手艺人的精华和灵魂,是将事情做到极致所体现的价值。

即便天才,也需要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并不是喜欢的事情,就全然没有了重复性的繁琐,太多的事情只有经历了无数次重复性的环节,才得到那么一点的创新。因此有太多的人在重复的过程中放弃了坚持,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喜欢,更谈不上热爱。

一个人没有真正喜欢的东西,那他多半会没有真正的自我,有一种漂浮不定的茫然,似乎无法落地生根。

现实中,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无法认识到自己有什么样的天赋,适合做什么,于是便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时机。

其实人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心性出发去寻找,喜爱的事情大多与自己的性情相关。多看看自己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是最快乐的,跟什么人相处时是最舒服的,那里面都藏着你的天性。就像毕业多年后,大家基本都会走了跟自己性格气质相符合的道路一样。

我们不妨对生活中的多个可能性都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一些好奇心,不断地尝试、自由地寻找,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而如果你已经有了喜爱的人或事,就尽努力去爱,去做到极致。如此,便能收获最好的你,最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

  • 把喜爱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1 老徐说,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要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啊。...

  • 喜欢的事情,要做到极致

    人生很短,开心的事情要做到极致。 人生很短,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开心快乐。 那天下午,我跟朋友联系,下...

  • 做人野心不要太大,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正途

    文/陈彩霞 做人野心不要太大,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正途。其实人生能够把眼前事情做到一种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会...

  • 极简生活就是发现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内心越是丰富的人,生活越是质朴,眼里不满是物品,也不害怕错过什么,把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

  • 把事情做到极致

    意识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重要性,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在并不智能的手机诺基亚6300上设置了一个开机界面,上...

  • 把事情做到极致

    今天老婆大人分享了一篇文章,是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我观察了14年发现,那些很努力却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让人...

  • 把事情做到极致

    今天听一个朋友讲,她能把一个普通的岗位干成重要岗位。 因为在这个岗位上特别用心,撬动了最大的资源,作为助力。 比较...

  • 把事情做到极致

    如果我们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永远不会被代替。那么我也会成为那个无可替代的人。 从小处着眼,就有了...

  • 把事情做到极致

    认认真真地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在做这个过程当中,你一定会痛苦,难受,一旦你熬过去...

  • 把事情做到极致

    如果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那就是人生赢家。 就拿英语发音朗读这件事情来说,TeacherGwen 就做到了极致。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喜爱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hc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