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
1、姐妹在旁时,
我是个刻板遵守交通规则的老实人,并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示范并告诫她两,必须走人行横道,必须灯绿才能过,提前走下人行道那短阶都不行,眼看来不及了就等下个绿灯……言传身教嘛,得时时刻刻的。
姐妹不在时,
我简直是个目无法纪的亡命之徒,什么人行道、红绿灯,根本无视的;什么行人止步、中央隔离带、此处不得翻越,一个冲刺+撑跳,飞身掠过。总之仗着街头灵活走位和恶痞式鸡贼,能走直线绝不绕弯,路挡穿路,墙挡翻墙。
为什么我这么表里不一、两面三刀呢?
不知道。可能是不同人格模式在不同场景中的自如切换?
如果监控摄像头能搜集我的规则遵守表现数据,并联网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或许能给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
2、还有一重意义:
父母这个身份,会让人向善、变好。
即使是个痞子恶棍,即使只是间歇性变好。
3、连着几个晚宴局,
退身为家庭妇男后,局少了9/10,大半自然消失,小半婉拒规避,只剩几个相熟朋友偶尔邀约。
也会遇上大局,十几人围一桌,讲话只能顾着左右近旁,对面显得过于遥远,隔着一圈菜,举举杯子,互抛几个信诺的表情,以示交流。
不过终也躲不了近身寒暄的,这种局,开席5分钟,大家就开始起身互动了,如果没什么特殊中心人物的话,每人都会起身敬一圈,来来往往,叮叮铛铛,不知古人的“觥筹交错”,有没有这般热闹。
开始客套多些,音量也小,酒不停下肚,音量不由自主就高起来,话头也打开了,豪言壮语说得满脸真诚,确实是真诚的,酒精能帮人激发勇敢、无私、和信任。
但我8点半必须得走了——通常正是酒局最热烈的阶段——好像是我莫名其妙给自己定的家规,为了赶在姐妹两熄灯前到家,给她们一个晚安kiss,时间有多的话,加上睡前故事。
姐妹两早把这条奉为圭臬,每临我出门前,不停嘱咐,“要在我们睡前到家哦”。
享受这种被控制的身不由己。贪婪地享受。
「本周图叨」
小河直街。随便一拍(就这么好看)。
杭州排的上号的煎饺摊,楠哥煎饺(建国北路)。
兄弟新作《四海》,大年初一上映的,我到这周二才找到时机去看。惭愧了。韩寒是我好兄弟(虽然他不知道),迄今四部作品,我都踏踏实实电影院里看的。无愧了。
第二次到抖音直播基地,活到老,学到老啊。
那天去吃饭,步行6.6公里,穿越老市中心。
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武林广场。
第一次走完整条武林路。
西溪湿地,枯树残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