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随我看几个故事:
1.俄狄浦斯的故事
主人公叫俄狄浦斯,这个名字大家应该是熟悉的吧,心理学中有一个俄狄浦斯情节,又称恋母情结,这种叫法的出处也来自我要讲的故事。
俄狄浦斯的父母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和王后,在他出生的那天国王得到神谕,这个孩子将会弑父娶母,国王为了避免这种厄运,就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命令牧人将孩子丢在野外等死。
可是牧人不忍心就将孩子送给了另一个国家的国王,于是俄狄浦斯在这位好心的国王的抚育下顺利长大了,但俄狄浦斯并不清楚自己的出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得知了自己弑父娶母的命运后,为了避免自己杀害敬爱的父亲,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流浪的过程中,俄狄浦斯与一群陌生人发生了冲突并且失手杀死了人,其中就有他的亲身父亲。而后又因为解开了狮身人面兽的谜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而继承了被杀死的国王的王位,取了国王的遗孀为妻。
后被先知揭露了身份后,俄狄浦斯才发现命运已经验证在自己的身上,王后羞愧自杀,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2.皮格马利翁效应
主角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国王,他觉得凡间的女子都太庸俗,没有人可以让他产生爱意,所以他决定终身不娶。
同时他是一位有天赋的雕刻家,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他把所有的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一样对待这座雕像,并日日祈求神灵让这座雕像成为自己的妻子,最终打动了爱神,爱神赋予了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3.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去了一所小学,随机从名单上选取了一些名单,并告知教师这些学生经过专业的测试表明是优秀的孩子,将会大有作为。
接下来的跟踪调查显示,那批被随机选中的孩子竟然在老师的期待下都成长为优异的成人。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自我效能感,通俗说就是自己认为自己能做成某事的预先判断。自我效能感越高最后完成的可能性相应会增加。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一般有:
1.来自他人的判断,周围一个和我差不多的人如果做成了某事就会让我觉得自己也能完成,同样如果周围人都失败了就会让我心生怯意;
2.自我的成败经历:如果在以前的经历中,我一般都是可以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那我相信接下来自己一定也能做好,所以优秀有时候是一种习惯,需要你去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体验一把成功的经历,之后的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3.来自他人或者自己的鼓励:如果我的偶像 或者尊敬的长辈告诉我,很看好我,也能提高我的自我效能感。
罗森塔尔效应中就是因为不知真相的教师相信了选中的学生是优秀的,将这种期待投射在了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感到被期待,从而努力做好!
这种现象被莫顿总结为自证预言,又称为期待效应,当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的时候,我就会努力成为好人,当我觉得自己就是很笨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就会放弃上进,劝说自己接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现实。
所以如果想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可以反问下自己,在潜意识中我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如果想要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妨先找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想想如果是那个人将会怎么选,想放弃的时候,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人,用那个人会做的行为来约束自己。
相信自己能成为想成为的样子,毕竟自证预言!
网友评论